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骑楼历史人物

  1. 泉州东街有什么历史吗?

泉州东街什么历史吗?

从中心市区西街走出,跨过中山路,来到东街,远处依稀传来阵阵历史的回音。漫步其中,徜徉在东街的悠悠岁月中,让人感叹。

东街东接东湖街头,与温陵北路交叉,西至钟楼,与中山中路头交接,中有南俊巷穿过。是古代泉州古城的主要街巷,因地处古城东侧而得名。该街全长986米,原为土路面,1996年全线拓展改造,路面扩宽24米,大道两侧新建立面为富有闽南侨乡建筑风格与特色的骑楼式房屋。

东街是泉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东街在100年前是泉州的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和历史文化街区,民国期间一度改称中华东路。东街因为和***寺所在的西街隔中山路相对,更显出这个古老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价值。

骑楼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老的东街】

《泉州市志》记载:唐***(718-740年)筑城时开市辟路,建有南北走向大街。大和年间(827-835年)增辟东西街。五代南唐保大拓城,东街向东延伸至仁风桥头,民国初(20世纪20年代)拓宽,20世纪80年代新城区拓筑时,东街经温陵路与新城区道路联网。

换言之,泉州东街形成于泉州唐故城创建前后,至今已有约1200年历史。“长期以来是泉州的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和历史文化街区。”《泉州古城街坊摭谭》之“泉州东街访古散记”如此评述。

骑楼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交通要道】

史料详细记载,民国时扩宽东西街,一度称中华路,东街为中华东路,西街为中华西路。东街全长986米,1925年扩为宽10米的马路,1996年扩宽改造后,与东湖路连接起来,一直延伸至洛阳桥。

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彼时泉州尚无环城路,东门外的仁风街两侧全是田野,泉州百姓和外来人员从东门进城后,须先经过钟楼,再途经南大街,转顺济桥出城。反之,从顺济桥进城亦然。东街还是最早的“福厦公路”。

骑楼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经的政治和文体中心】

《泉州市志》记载:唐***(718-740年)筑城时开市辟路,建有南北走向大街。大和年间(827-835年)增辟东西街,至五代时(907-960年)泉州城区大街小巷成网。宋元两朝拓城又增辟东西走向的新门街、涂门街[1]。

五代南唐保大拓城,东街向东延伸至仁风桥头,民国初(20世纪20年代)拓宽,20世纪80年代新城区拓筑时,东街经温陵路与新城区道路联网。

换言之,泉州东街形成于泉州唐故城创建前后,至今已有约1200年历史。“长期以来是泉州的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和历史文化街区。”《泉州古城街坊摭谭》之“泉州东街访古散记”如此评述。

泉州东街在100年前是泉州的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和历史文化街区,民国期间一度改称中华东路。该街全长986米,原为土路面,1996年全线拓展改造,路面扩宽24米,大道两侧新建立面为富有闽南侨乡建筑风格与特色的骑楼式房屋。

泉州东街于90年代末重新翻建。设计师将泉州特有的石材、红砖运用为主要素材。并大量使用了当地石材雕刻等精湛技术,让泉州东街重新焕发闽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