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帝王将相全景

  1. 有没有人发现,始皇帝有一张画像也是和朱元璋类似的猪腰子脸?
  2.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为何要委身自己的公公?

没有发现,始皇帝有一张画像也是和朱元璋类似的猪腰子脸?

我想秦始皇画像和朱元璋画像相似的应该是这张吧?

关于历史上的秦始皇和朱元璋是不是“猪腰子脸”我们现代人都不好说,因为都认识,谁也没见过。在这里呢我想和大家先讨论一下中国传统绘画的画法。用美术上的术语来说,中国传统绘画属于“意象造型”,和西方绘画的“具象造型”有很大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重意不重形”,注重“似与不似之间”。山水画如此,人物画也是如此。我们常见的年画和门神这个特点非常突出,画法大多不以常规着色,身体比例也极不协调,形象夸张,只为突出人物性格。现在我们看到的秦始皇画像据说是知名画家刘旦宅根据唐朝画家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帝王形象参考创作,连画中秦始皇身上的冕服在秦朝有没有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更不用说面部形象了。

我们再说朱元璋的画像,据《太祖实录》里记载,朱元璋“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一个“姿貌雄杰”就把朱元璋刻画成不敢说超级帅哥最起码也是相貌堂堂吧。而《明史》却在这几句话中加了一句“奇骨贯顶”,“奇骨贯顶”就是说头盖骨突出了,如果是真的话那显然是朱元璋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导致头骨变异了。这样的长相放现在怎么看怎么难看,怎么还能是当皇上的料呢!

大唐帝王将相全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太祖实录》是建文帝下令编修的,后来成祖又修改了几次,都是明太祖的嫡系子孙,不能排除美化朱元璋的可能。而《明史》却是满清编修,也不能排除丑化的可能。更有民间传说描述,朱元璋认为这样的容貌是“龙相”,故意让画师画成这个样,这就有趣多了,龙长成这个样子也够磕碜了。

总之,在照相机问世以前所有的历史人物我们都不可能清楚他们真实相貌了。但不管是“猪腰子脸”还是“鞋拔子脸”都不能掩没上述两位老先生在历史上的成就和地位,正因为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的历史才更加的丰富多彩,奇丽壮观。他们的丰功伟绩会永载史册,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明太祖实录》,《明史》

大唐帝王将相全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史上留存的帝王画像不少,帝王的长相也风格各异。但此类画像多是四色全彩,因为年代久远,变得破损、褪色、模糊,又囿于纸张和印刷技术限制,想清晰还原的难度太大,印出来一团糊。这导致当年历史教科书印刷这类画像,必须选择单色白描范本。于是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陕西布政参议王元翰登场了。王元翰之所以跟课本插图有关系,是因为他分不清官场形势,初入仕就得罪人,随即被收拾得团团转。其政敌说“不转不是明朝人”,于是王元翰“除清江知县,调万安。擢御史,忤时相,出为福建按察佥事,谪邛州判官。两知进贤、曹县,迁开州知州”。王元翰一直转到晚年才醒悟,“不转才是明白人”,文人正道是读书著述,于是“乞养归……以著书为事”。这一著,一部图谱类大百科全书横空出世,就是《三才图会》。“三才”指“天地之人道”,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宇宙万事全都囊括。中国民间画家绘制历史人物时想象力一向有限,又偷懒,于是《历代古人像赞》千人一面。王元翰本人不会画画,又偷懒,只能从《历代古人像赞》盗图,于是《三才图会》千人一面。历史教科书编辑因为印刷原因,恰恰选择的是《三才图会》中的历史人物图片,于是教科书千人一面。只是便宜了秦始皇嬴政,死后先投胎汉光武帝刘秀,再投胎唐玄宗隆基,又投胎宋太祖赵匡胤……一统中华千年。始皇帝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变相成功啦!


历史上无论是谁能流传下来画像的人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纸质画像也就能保存一千多年,这还是要精心保护下才能做到。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纸质文物通常不会超过唐朝,也就是说唐朝之前基本上没有帝王将相的画像流传下来。再说了纸张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普及的,秦始皇那时候不存在纸张画像的,是没有画像流传下来的,至于有没有其它形式的画像流传下来,我想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也许秦始皇陵有壁画,但这个猜想也不是短时间能印证的。但我们可以从《史记》描述中窥视秦始皇的长相。其中有一段大梁人尉缭觐见秦始皇记载说:秦王鼻子高,眼睛细长,胸脯像鸷鸟一样,声音像豺狼一样。根据这段描述我想多数人可在脑海里勾勒出秦始皇的长相。至于朱元璋的长相有画相流传下来,大家可以看看那张是真正的朱元璋。

我是倾向第一张相是朱元璋,民间传说朱元璋“猪龙相”,是很丑的,至于是不是猪腰子脸不好确定。下面这张秦始皇相是课本里经常出现的,是不是符合秦始皇长相也无法印证,大家可以对比我的那段文字描写看看像不像。

大唐帝王将相全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秦始皇这个长像是不是猪腰子脸我不敢下结论。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为何要委身自己公公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为何要委身自己的公公?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作真时真亦***,无为有处有还无。”把***的说成真的,真的还是***的。把没有的,说成有,没有还是没有。书到心融真有味,事非身历且休言。我对《红楼梦》这本书,一知半解,走马观花,草率地读过,只能说,略知一二,但我觉得,这样说,对秦可卿有失公道,甚至亵渎。心里过意不去,我也趁个热闹,说几句:

第一,秦可卿与公公的***没有真凭实据,只是凭家人焦大醉酒后,,胡言乱语,在被贾蓉命人按倒捆绑,拖往马圈里时,说出来的。“每日家偷鸡摸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凤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混吣!。。。”主要的证据也就是这么多,醉汉胡闹,道听途说,似有非有,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第二,秦可卿是《红楼梦》金陵十二第一钗,其美貌无可比拟,秦可卿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笔下,是个极品女子。其袅娜风流在黛玉之上,鲜艳妩媚在宝钗之上。贵妃见到失色,西施遇到躲避。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又是贾宝玉的梦中情人。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温香梦幻,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中,破了童子功,初试风雨情。。。

第三,秦可卿不仅容颜逆天,美不可言,妙不可述,而且在世事人情,尊老爱幼,料理家务。。各方面,情真意切,胜称一流。贾母夸她,孙子中间第一人,让她办事最可靠。婆婆夸她如女儿般怜爱,公公叹息绝无后来人。。。这样一个美人,一个好人,人见人爱,***夸奖,给扣上一顶与公公***的污点,让人不能接受,更不能理解。

第四,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秦可卿即便是如焦大所言,与公公有染。在我心里那也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反正我是很同情,不要污点给可卿。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为何要委身自己的公公?

  (文/宛如清扬)题主会这么问,想必是倾向于说秦可卿与她的公公贾珍有丑闻的——其实清扬也这么觉得啊。

  宁国府有个著名的老功臣老奴才焦大,曾经骂过一句经典的,说如今的这些子孙“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谁养小叔子,咱暂且不去深究,这爬灰的荣誉,非贾珍莫属。贾珍和秦可卿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清白,两人之间的丑事,肯定也不可能只有焦大一人知道,只不过别人或聪明或胆小,只有焦大摆老资格,借着酒劲发牢骚时才敢说。秦可卿的判词摆在那里,不是为了好看的。她的死,不是生病那么简单,曾经有过的淫丧天香楼的回目也不是写着玩的。只能说曹老先生的坑太多,后来者填不完。

  秦可卿去世,全家上下都很纳闷,都有些疑心——其实已经病了好久了,还疑心什么呢?因为有蹊跷。尤氏装病,贾蓉无所谓,只有贾珍,是真正的伤心,他花大价钱给贾蓉买官,花大价钱买棺木,扬言要尽自己所有来料理这场大事,他说这儿媳死了,长房内就绝灭无人了,这话说得伤人心,要说他两人没有事,我是不相信的。

  秦可卿是儿媳妇,贾珍是公公,两人怎么就搅在一起了呢?

  我觉得吧与双方的性格和作派有关。

  首先,贾珍是个强势的无法无天的人。

  贾敬出家做道士去后,家里大小事情都归了贾珍管,贾珍还领着贾氏族长的职责。贾珍是不读书的,只一味高乐,把宁国府都翻了过来,反正也没人管他,乐得随心所欲。他在色字上面,是下过功夫的,在外面,还会稍顾忌一下别人的眼光,比如柳湘莲,他就是宵想宵想而矣,但是到了宁国府里,他就是皇帝,后来贾敬去世,居丧期间,和尤二尤三常常不堪入目就是明证。秦可卿长得漂亮——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是整个贾氏宗族都这么说的,秦可卿兼宝钗黛玉之美,了不得的大美女,贾珍动心也很正常。稍稍那么用一下强,秦可卿就被收伏了。

  其次,秦可卿是个心思细腻温柔的人。

  咱不按秦可卿可能存在的身份去推测,咱只看看书里面写出来的秦家家世来看,秦可卿在公公贾珍的面前硬气不起来。贾珍要逼她,她也没办法,寒门出身,秦家无权无势,她能怎么办?她本就不是刚烈的类型,其实烈如尤三,也只敢拿剑抹自己脖子,烈如凤姐,也不过是撒泼打女人打下人,她敢对贾琏动刀试试?温柔的秦可卿怎么破这局?吵嚷着大家都知道?这于贾珍而言,不过是桃色新闻一则,于她而言,却是催命符,不死也得死。所以,事情被传开后,她选择死,哪怕就是病死的写法中,也还是提到了“治得病治不得命”的内容。

  表面看来秦可卿过得不错,大家都喜欢,公公婆婆当自家女孩儿待,贾蓉待她从来没红过脸,她是贾母口中所说的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上上下下地都想着念着她的好。可是,她的生活很不幸福。她心性高,却做了最不齿的事情,她聪明不过,却没有发挥的余地,只在死前托梦,大大地显示了一番她的政治才能,可是,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