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帝王将相的心理

  1. 为什么历史上有些帝王将相都没被人记住,而仕途失败的陶渊明却流芳千古?

什么历史上有些帝王将相都没被人记住,而仕途失败陶渊明却流芳千古

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太多了,而且往往开国的帝王将相被记住的多一些,因为开国帝王差不多都是亲自参加各种战斗打出来的,而他们不但能力超强,也会留下了很多的故事所以自然容易被记住。例如: 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等自然容易记住。

二,二是由于留下的文学作品而出名的

帝王将相的心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多帝王将相由于没有特殊的功绩并且也没有留下什么诗词歌赋和图画等文籍,所以慢慢自然就被人忘记了。陶渊明等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作品而传诵于世的。

三,还有一些被记住的是因为本身职位可能不高,但是做了很多善事,所以也被记住了!当然也有一些反面人物也被记住了。

所以说,能够被记住或者不被记住,主要可能就是以上的原因吧

帝王将相的心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广厦楼房千万间,天侯将相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有那些记得百姓疾苦,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人普通百姓都能记住他们,不相请看中国的大小神仙,那个不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是心里装百姓遇事思天下,不爱财/不惧死,所以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学习/敬仰受普通百姓的香火,让人记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从"浑浑噩噩、混浊难清"的仕途昏暗中,退出、跳出来,而感受田园林泉般地诗意生活,何不快哉?

一篇《桃花源记》,又一篇《归去来兮辞》,其文学成就与才华,为官、人品与风骨、雅韵与种种情愫,其"遁世桃源",寻找"心之乐土",其思想状态与人生转折与乐观态度,历朝文人们,无不效仿之、向往之。

帝王将相的心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能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事权贵,洁身自好!。能全身心退出宦海而归隐林泉,寄情于山水之间,"闲云野鹤"般,去寻找人生乐趣与心灵的舒适与安逸。岂不快哉也!。

多少"帝王将相",虽建功立业,震慑河山,一统江山,彪炳史册,而非常人之自由与"平常心",更非有绝对此身心之自由与宽舒,种种"宫廷争斗、后宫干政、""谪位变数","刀光剑影、祸起萧墙","深陷其中而难拔","随波逐流却忘情而亮剑、忘志而堕落",而承受随之难测之风险也。岂能"同日而语""之?。

从阶级立场来讲,除了统一对抗外来侵略的时候,帝王将相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老百姓的对立面。他们的所有所谓的荣耀和尊贵,几乎都是建立在欺压老百姓的基础上。老百姓又如何会去记住他?

官场黑暗,为祸百姓,所以陶渊明挂印弃官,种菊南山。从立场来讲,他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是同情老百姓的。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来看,就算陶渊明不是自己人,但起码是一个好人。***如陶渊明真的能流芳百世,我想这个才是主要原因。其次才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如果他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就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最多也只能叫遗臭万年。

为什么陶渊明会被世人记住而流芳千古。

我个人认为这可能得益于一个真字,就如苏轼评价"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人难得以一个真字,说话做事行为在陶令身上都体現出真的特性。"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契合了李白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

太子萧统对其推崇有加,为陶令编集,作序,作传。在《陶渊明集序》里给于很高的评价,“其文章不群,辞***精拔,跌宕昭彰,独超群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唐宋以来的大诗人莫不力陶公所醉,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安石辛弃疾鲁迅梁启超等等.等等,就连毛主席也借"桃花源"以用。只要你拿出诗来读,或者写诗时又有谁不设计到陶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