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历史 > 正文

历史以白酒为战争,白酒之争

  1. 关于酒的历史,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分享?
  2. 四面楚歌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关于酒的历史,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分享?

醉刘伶

杨贵妃一样,西晋的刘伶在酒后也经常失态。但与杨贵妃不同的是,刘伶酒后失态不是酒后乱性,似乎是刻意而为,以示其雅致高格。刘伶每次大醉,喜欢在街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地,以地为床。他当时是名士,一举一动备受瞩目。世人不但不斥责他这种有违传统的做法,反而称赞他的做法是名仕风流

杜康酒是当时的名酒,曹操诗有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刘伶慕名来到杜康酒馆喝了三杯杜康家酿的美酒,一醉三年。这真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刘伶一醉睡三年!

历史以白酒为战争,白酒之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面楚歌指的是哪一场战争

四面楚歌是关于楚汉战争期间,刘邦联军与项羽军团所发生的决定胜负最后一战——垓下之战 的故事。

历史故事的由来:《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经过长期对峙,互有胜负,此时韩信和彭越一直在项羽后面捣鬼。由于项羽缺粮,又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条件下,更不利于长期与刘邦在此处坚守对峙。所以军事实力更强的项羽同意与刘邦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中分天下,东边归楚,西归汉,互不侵犯。公元前203年10月,项羽引兵东归。

历史以白酒为战争,白酒之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订立盟约后,刘邦本想退兵,但在张良、陈平提醒下,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每每看到这里,都觉得刘邦没有什么契约精神,订立盟约又自毁盟约,虽有“兵不厌诈”的说法,但在做人诚信方面,确实给后世带了很坏的头),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

很早以前忘记在哪里看过,大致好像是四面楚歌是一计,也是根据实情(士兵当时的心情。好像是交战双方久攻不下,士兵也为长时间交战疲乏,后有人好像设计唱敌方非常悲伤的思乡曲,(可能此曲是敌人士兵经常唱的,悲哀又能引起他们浓浓的思乡情,能够引起他们的共同感受),然后唱的人越来越多,连敌人也被感染了,有些甚至丢了武器,也开始唱了起来,敌人跟唱的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哭了起来。浓浓的思乡情感染了敌人,(从精神上击垮了敌军的战斗意志),使他们更加厌倦战争。再一个,(四面楚歌好像是发生在夜晚,在那种情况下,敌人已经不能理智的明辨虚实),他们以为对方已攻陷了他们,好像是缴械投降了吧。

历史以白酒为战争,白酒之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楚汉之争的最后一战:垓下之围。

刘邦和项羽本来达成合约,以鸿沟为界限,鸿沟以西为汉地,鸿沟以东为楚地。但是,在萧何张良等人的劝说下,刘邦 毁约追击项羽撤退的军队。并且让韩信和彭越一起来合围项羽。在韩信和彭越军队还未到来的情况下,刘邦向项羽发起了攻击,结果被项羽打的大败而退。但是此时韩信和彭越还是未到。刘邦手下说:韩信和彭越此时是要利益。于是刘邦派使者去,许诺韩信彭越大量封地。韩信帅兵前来,为项羽设了一个十面埋伏。为了让项羽的军心涣散,韩信让汉军士兵唱楚地歌曲,更加激发了项羽军队的思乡之情和伤感。项羽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都被汉军占领,士兵已经投降。楚军士兵听到楚歌后也是思乡心切,感慨万千,导致后来项羽认为是上天亡他。

四面楚歌这个是韩信的经典计谋,成功瓦解项羽和他军队的战斗意志。失去了战斗意志的项羽和楚军士兵,战斗力大打折扣,一心只想突围回江东。如果按照项羽以往的风格,肯定是要在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这是兵仙和战神的唯一一次正面交锋,兵仙运用计谋套路了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