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历史人物窦婴

  1. 汉武帝时“窦婴献遗诏”一案中的真正凶手到底是谁?

汉武帝时“窦婴献遗诏”一案中的真正凶手到底是谁?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遗诏***」与「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 53 年中前期和后期的两次重大政治***。前者导致大将军,丞相,外戚窦婴被杀,后者更是皇后卫子夫,皇太子刘据在内的数万人死于非命。

遗诏***,堪称大汉第一迷案,众说纷纭,扑朔迷离。或许是我们想太复杂了,这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凶手一目了然。

历史人物窦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窦婴和田蚡是「遗诏***」的两大主角,地位同样尊贵,为汉武帝初年时的两大顶级外戚。

窦婴在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担任大将军,立下大功,被封为魏其侯。在武帝朝初年任丞相。

窦婴虽为外戚,但其军事和政治才能出色,也不完全屈从于窦太后

历史人物窦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汉景帝的继承人问题上,与窦太后发生分歧。窦太后主张立自己的小儿子为汉景帝之后,而窦婴坚持礼法,主张父传子,由此遭受窦太后忌恨,被禁止进入宫廷。窦婴主张儒学,这又与崇尚黄老之学的窦太后在治国理念上发生冲突,因此被霸主丞相之位。

窦婴是一位杰出政治家,也是一位失败的外戚。随着窦太后的去世,王太后等新一代外戚逐渐掌握大权,必然与老外戚发生冲突。

两大顶级外戚之间,只有暗斗,没有明争。两者博弈的焦点和后来事态失控的导火索是另一位关键人物——灌夫。

历史人物窦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灌夫是汉初大将灌婴家臣之子,因在平定七国之乱中作战勇敢,以勇猛著称,先后担任中郎将,太守,太仆之职。后因罪被免官,闲居在家。

随着甜田蚡地位逐渐尊贵,原来依驸窦婴的宾客纷纷投靠田蚡。窦婴闷闷不乐,只有灌夫始终不离不弃,陪伴在窦婴身边,二人交情深厚,只恨相见恨晚。

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景帝派窦婴平叛,结束后因平叛有功,被封为魏其侯。

1,窦婴献遗诏的前因后果


窦婴文帝时任吴国相,景帝时任太子太傅,大将军,武帝初期任丞相,位列三公之首,窦婴在朝中声望极大。窦氏家族也是西汉时期延绵最长的外戚家族,历***帝,景帝和武帝,但随着窦太皇太后去世,窦氏家族开始衰弱,新的外戚势力崛起。

武帝继位后,皇太后王娡开始提拔异父同母的兄弟武安侯田蚡,窦婴声望也随之被武安侯取代。此后窦田两人的矛盾也是日益增大,有一次,在王太后的宴会上,窦婴的好友灌夫,看不惯众人不敬窦婴而大闹宴会,武安侯以大不敬不法行为,把灌夫下入大狱,置他于死地。

窦婴上奏武帝求情宽恕灌夫,武帝下令在东朝廷武安侯和窦婴以辩是非,无结果。由于王太后力保武安侯,武帝迫于压力,确实查出灌夫有些不法行为,窦婴便以欺君之罪下入大狱。没想到救人确自己也进入大狱,再冤枉也没用了,失去了见武帝的权力。

2,无奈的窦婴便委托侄子,拿出先帝遗诏

正当窦婴在狱中无希望时,他想起了先帝给他的遗诏,于是让侄儿找出面见武帝,窦婴想也会可有希望了。谁知武帝派人到尚书存档处查阅,确没有存档,凡有遗诏一式两份,当事人一份,另一份存入尚书处档案里,形似今天的合同书,一式两份,各持一份。结果没有,武帝以矫诏之罪,把窦婴处于斩首之刑。

哪么窦婴有没有伪造遗诏呢?

  • 1,窦婴三朝元老,做事谨慎,严予律法,不可能不知道伪造遗诏的后果。
  • 2,窦婴只所以拿出这份遗诏,只是希望见到武帝救人,没有什么企图。窦婴伪造遗诏的可能性不存在。

哪么是不是王太后和武帝见到存档销毁了吗?

  • 1,根据汉朝制度,尚书存档有两种诏书存本和登记造册。既然把存本销毁了,登记造册不可能涂改。
  • 2,王太后和武帝也不应该为了窦婴出狱,冒着侵犯国家律法的风险,去销毁涂改档案。纸里包不出火,人多嘴杂,使中会传播开的。

哪么真正的捣鬼者是谁呢?

  • 1,排除了武帝王太后的嫌疑,最后一位的就是下诏的景帝了,他的嫌疑最大。
  • 2,可以肯定窦婴手上确是有一份遗诏,但是,汉景帝没有给它登记造册存档,这就等于只一份,起不到法律效应,是不受保护的***诏,所以按矫诏治窦婴于死罪。
  • 3。汉景帝为什么这么做呢?景帝看到窦家势力太强大了,怕再重演吕后之祸。窦婴是位核心人物,所以景帝赐给他的***诏,有两种可能,一旦危害到刘氏皇权,如果拿出来时,被天下人击之,这就吻合了刘邦的誓约:“非刘氏为王者,天下人击之。”再一种可能是,如果取刘代之,又无存档也认为是***而除死。

总结,窦婴救人反而把自己也害了,他没有理解遗诏的含义,这一切都是汉景帝挖下的坑,就等着窦婴跳,果然窦婴上钩,这都是汉景帝为了延续大汉刘氏江山,设得局。而窦婴无反意,确白白惨死,汉景帝好阴险,死了还挂着子孙后代的江山。“兔死狗烹”是历代王朝不变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