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历史 > 正文

在南阳发生的历史战争有哪些

  1. 历史上真实的博望坡是怎么样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

历史真实博望坡是怎么样的?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

博望之战是真有其事,刘备这一仗打得也确实漂亮,但是,却不关诸葛亮什么事儿,他当时还在隆中种田呢。

因为从时间上来说,博望之战是发生公元202年,五年后的公元207年冬,刘备才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那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什么要把这一战之功记在诸葛亮名下呢?有两个原因:

在南阳发生的历史战争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罗贯中想要诸葛亮闪亮登场的意思,初出茅庐就一战成名;且使得关羽和张飞心悦诚服,从此之后令行禁止。

二是艺术化地彰显诸葛亮的火攻之计用得频繁用得巧妙,加之火攻须得预知风向,更是刻画了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通神之智继火烧博望之后,还有火烧新野(纯属杜撰),孙刘联手的火烧赤壁,诸葛亮火烧葫芦峪,诸葛亮火烧藤甲兵,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冲天的火光贯穿着三国发展史,形成一种战火连天的战争意像。

言归正传,真实的博望之战是怎样的呢?

在南阳发生的历史战争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地势险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202年,刘表趁曹操正在攻击袁尚的时机,遣刘备带兵北伐曹操。

在南阳发生的历史战争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备从新野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杀到了叶县,许都危在旦夕。曹操急忙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迎敌。两军对峙。

此后某天,刘备烧掉自己的粮草辎重,大军后撤。待退至博望坡险要关口,设下埋伏。

夏侯惇率领人马就追上去了,李典说:"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惇不听,和于禁一起追赶刘备。

很快就追到了博望坡一个狭窄的山谷里,这里草木茂密,夏侯惇有点害怕有点后悔了,想退出去,却见伏兵四起,刘备兵砍瓜切菜似的一顿猛揍,把曹兵打得落花流水,幸亏李典救兵赶到,刘备是个不吃眼前亏的主,见好就收,迅速往南撤去。战争结束。

看出来了吗?历史的真相是,并没有火烧博望,并没有火烧曹兵,只是刘备自烧营盘。

好,今天就到这儿,欢迎亲们参与讨论。

<三国演义>中的三把火,是书中的经典情节。其中的火烧博望,是诸葛亮出山之后,亲自指挥烧起的第一把大火。此一战,充分显示出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烧得曹操的十万大兵丢盔卸甲,狼狈不堪。此一把大火,从此奠定了诸葛亮在刘备军中的地位。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其中塑造最为成功的,莫过于诸葛亮。<三国演义>的流传,让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智慧的化身。

但是据史料所载,火烧博忘之时,诸葛亮尚未成为刘备阵营中的一员。博望坡的大火,是刘备亲自指挥点起的。于是一些人为刘备,愤愤不平,并怀疑诸葛亮的才干。其实演义与历史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演义照史实写出,便会平淡无奇,味同嚼蜡。

据<三国志>载:刘备投奔刘表后,刘表派刘备屯兵新野,以拒曹兵于博望。两军相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一日,刘备自烧营垒伪遁。夏侯惇不知有诈,率兵追之,为刘备伏兵打败。如果这样的情节照搬到演义之上,<三国演义>还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吗?正因为有了罗贯中的精心创作,<三国演义>才成为不朽名著。诸葛亮也才成为千古流传的智慧化身。

诸葛粉们也无需为此懊恼。没有博望坡的大火,还有其它的两把火。及其他的经典战略。诸葛亮还是一位,名不虚传的军事指挥家。从他死后西晋王朝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便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当时的影响之大。如果诸葛亮没有两刷子会得到敌国的追封?因此诸葛亮不仅是传说中厉害,他是真的很厉害。

没有。关于诸葛亮的神,只是三国演义上对他的夸大描写。真实的诸葛亮,只是一个政治家,可以说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关于诸葛亮的许多故事都是虚构的,例如借东风,空城计。要想真正了解三国,要看三国志

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博望地名的由来,来源于西汉的博望侯国,也就是张骞的封国,元朔六年(前123),汉武帝取“博广瞻望”之意封张骞为博望侯。

建安七年(202),刘备于是在刘表的指示下发兵北伐,一路攻打到接近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的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反击刘备,刘备后撤至博望坡与曹军对峙。

(上图起点为叶县,重点为博望镇)

刘备故意败退并烧毁自己一方的营寨。夏侯惇不听李典的劝谏,执意与于禁追击刘备军,待到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刘备的伏兵突然杀出,在李典的接应,夏侯惇才被救出,而刘备实力也很薄弱,不敢追击也选择了退兵。

博望坡之战可以说是刘备凭借并不占优势的兵力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但是这只是一个战术上的胜利,从大的局面看,刘备试图北伐许都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以当时的力量也不可能实现,总的来说,曹军胜中有败,刘备败中有胜。

另外,诸葛亮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出山的,所以博望坡之战并不是如《三国演义》所描绘的诸葛亮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也就是说,在刘备打赢博望坡之战的5年后,诸葛亮才成为刘备的部下——而火烧博望,是刘备自烧营寨示弱诱敌,并不是烧曹兵。

回到问题本身,诸葛亮确实很厉害,但是真实的历史上,他的厉害与博望坡之战无关。

《三国志》记载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亲自指挥,诸葛亮此时还在隆中躬耕。

公元208年刘备势单力薄不得不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命夏侯惇、于禁率大军进攻荆州新野,刘表让刘备前去抵挡。刘备设伏兵,***装逃跑,并且烧毁营地,夏侯惇等人率大军前来追击。然而,当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刘备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杀出,夏侯惇应对不及,遭伏兵攻击,困难时刻,李典指挥自军人马前往接应,救出了夏侯惇。而刘备由于兵力太少,也选择了退军。

博望坡之战无疑是刘备戎马一生中鲜有的“杰作”,然而就是这难得的胜绩,在演义中也被安在诸葛亮头上,被描述成“卧龙先生”初出茅庐后首功。《三国演义》把刘备描绘成常败将军,给世人留下的印象,除了经常哭便是不停地逃跑,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会。历史上的刘备才略超群,虽然赶不上曹操,但对付一般的敌将还是绰绰有余,平生也打过一些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