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作文800字

  1. 《史记》里记载了一些机密对话,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司马迁会不会欺骗了后人?

史记》里记载了一些机密对话,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司马迁会不会欺骗了后人?

《史记》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篇幅。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从全书中的黄帝汉武帝时三千多年的史事。

司马迁为搜集创作素材,花了几十年时间,走遍祖国各地,***访当地隐士,老人。司马迁写《史记》时肯定看过以前的古籍,比如在《史记》中记载的商王世糸表和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述的大体一致,说明他没有凭空杜撰。

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密谋立胡亥杀公子扶苏等情节,外人不可能晓得,只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司马迁根据自已的认知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近年出土秦简证明,秦始皇巡游走到沙丘病重,打算让公子抚苏回咸阳主持大事。

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作文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斯等人认为路途遥远,传信不便,时间久了,内部会生乱,应该立跟前的二世胡亥为帝。秦始皇答应了,和赵高没丝豪关糸。纪传体史书只是记述事情大概经过,而不是百分之百的还原历史,细节上有作者的艺术加工。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从实际上来讲,属于私人撰写的史书,只不过因为质量极高被后世当做了正史的标准形式。而私人撰写的史书在风格上和个人的文化修养有很大关系。我们看到的史记当中出现很机密很具体的对话,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当时确实有这些对话,内容和司马迁记载的差不多,只不过做了简单的文学性修饰,毕竟书面语言和口语还是有些微差别的。那司马迁是如何知道这些对话的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深的误会。

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作文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春秋战国、秦、汉,看着三个朝代,会给人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但我们来看一下时间。秦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而汉朝彻底建立是在公元前202年。算上楚汉争霸正统旁落的时间,间隔不过20年左右。因为朝代变换,会让我们觉得生活在战国末期、秦、汉的人是属于不同的时代,但实际上很多重大历史***的亲身经历者都还在世,司马迁也见过这些人,从他们的口中能了解到一手资料,还原事情经过和记录人物对话也就很合理了。

比如大家很熟知的荆轲刺秦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距离汉朝建立也不到30年的时间,而那个用药箱打荆轲的医生夏无且据说司马迁的时代还在世。

第二种可能就是司马迁的想象发挥,在用他的推断来合理恢复重现当时场景。

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作文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像项羽和虞姬的对话,司马迁不可能在帐篷外面偷听。只是搜集传说、记载等等资料,在创作的时候进行还原。这个在历史的写作上不是欺骗,因为它在根本上没有篡改历史,只是讲述的方式和干巴巴的记录有差别而已。我们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时代很近,有很多传说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所以在其中甄别遴选,也是司马迁获得历史真相的一种方式而已。

谢谢小悟空

这个点我还在辛勤的码字,给自己点个赞,大写加粗的那种。

《史记》作者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是我中学课本学的……看来我还是很喜欢历史的……

里头记载了一些机密对话,司马迁咋知道的呢?

先来说说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这位奇人,我迁哥。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啥时候死的没记载,或者现在还活着呢,反正谁也不知道。

家里世代为官,他爷爷是相邦,啥是相邦?两千年前的最***,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他爹是太史公,啥职称?专门记载历史的官。子承父业,我迁哥也成为了太史公,不过到他这一代太史公的权利就被大大的削弱了……没赶上好时候。

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吾焉知吾不知鱼之乐?

司马迁怎么知道机密对话的呢?你怎么知道司马迁不知道机密对话的呢?

我怎么能知道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呢?你怎么能知道我能不能知道司马迁知道一些机密对话的呢?

若,你既然不知我知,我亦不知司马迁知,则,司马迁不知;

若,你既然知我知,我亦知司马迁知,则,司马迁知;

若,你知我不知司马迁知,则,我知你不知司马迁知,

而,司马迁会不会欺骗后人呀,一如,我的想法回答会不会令人满意,你怎么知道我的想法呢?

为了文学性,伤害了部分史学真实意义,这是《史记》遗憾之处,可是也是太史公文章的精彩之处,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个人著史,这是难免的,允许的。

当然,今天我们对于史学的认识是,什么是真实的历史,其实可能已经无从考证了。Discovery有一个著名的片子,讲林肯遇刺之后警方的调查。

林肯遇刺当晚,警方对剧场观众逐一做了笔录,当时已经发现,观众们对于凶手如何从幕后跑出来,如何上舞台,如何开枪,如何说话,说了什么话,如何逃跑,是一个人还是有人协助,表述都是不一致的。当然,我们可以确认,凶手确实开枪刺杀了林肯总统,而且成功逃脱。

中国史学,从先秦就意识到要留下“信史”,真实的历史记录。比如著名的“崔杼弑其君”,两家太史公宁死不屈,先后记下当时发生的事情。太史公司马迁,是太史世家,也可能是最后一家世代为太史的家族了。他当然也知道要***信真实信息。

不过,历史上真正留下文字记录的,可信记录的,毕竟是太少了。尤其是在战争年代,比如楚汉相争,文臣武将,大战奇谋,没有多少是能有书记官记录下来的。太史公为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览战场故地,***访遗老,可谓是沥尽心血。

太史公刻画人物,描写***,十分精彩,令人如同身临其境。当然很多对话,奇谋,仅仅发生在二三人之间,当事人既然已经不在人世,难免杜撰。甚至我们如今发现,当事人的回忆也未必可靠。

不过太史公当年,未必能意识到这里的微妙之处。即便是想到了,下笔之时,必然有所取舍,这一点任何人写文章都会理解。太史公的纪传体,以人为主,以事写人,又倾注了浓厚的个人感情在其中,所以***用了文学手法,而不是纪录片的冷静镜头,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说不上欺骗。其实后来很多史家,迫于形势权力,个人喜好,篡改史实,才是欺骗。比如唐太宗因为玄武门之变,要求看起居注。史书上说:当他看到“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史官对当年玄武门事变的内容含糊其辞),还要求“削去浮词,直书其事”,让他们如实补记当时的情景(见《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七卷)。可是,拜托,你老人家是皇帝,你既然敢违反历代规矩强看起居注,手下拿你钱的史官还敢“直书是非”吗?

所以,官修史书历代多诟病。像太史公这样的私家撰著更具有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