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复原古代帝王将相

  1. 有没有人发现,始皇帝有一张画像也是和朱元璋类似的猪腰子脸?
  2. 如何评价二月河的帝皇系列小说?

没有发现,始皇帝有一张画像也是和朱元璋类似的猪腰子脸?

史上留存的帝王画像不少,帝王的长相也风格各异。但此类画像多是四色全彩,因为年代久远,变得破损、褪色、模糊,又囿于纸张和印刷技术限制,想清晰还原的难度太大,印出来一团糊。这导致当年历史教科书印刷这类画像,必须选择单色白描范本。于是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陕西布政参议王元翰登场了。王元翰之所以跟课本插图有关系,是因为他分不清官场形势,初入仕就得罪人,随即被收拾得团团转。其政敌说“不转不是明朝人”,于是王元翰“除清江知县,调万安。擢御史,忤时相,出为福建按察佥事,谪邛州判官。两知进贤、曹县,迁开州知州”。王元翰一直转到晚年才醒悟,“不转才是明白人”,文人正道是读书著述,于是“乞养归……以著书为事”。这一著,一部图谱类大百科全书横空出世,就是《三才图会》。“三才”指“天地之人道”,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宇宙万事全都囊括。中国民间画家绘制历史人物时想象力一向有限,又偷懒,于是《历代古人像赞》千人一面。王元翰本人不会画画,又偷懒,只能从《历代古人像赞》盗图,于是《三才图会》千人一面。历史教科书编辑因为印刷原因,恰恰选择的是《三才图会》中的历史人物图片,于是教科书千人一面。只是便宜了秦始皇嬴政,死后先投胎汉光武帝刘秀,再投胎唐玄宗隆基,又投胎宋太祖赵匡胤……一统中华千年。始皇帝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变相成功啦!


历史上无论是谁能流传下来画像的人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纸质画像也就能保存一千多年,这还是要精心保护下才能做到。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纸质文物通常不会超过唐朝,也就是说唐朝之前基本上没有帝王将相的画像流传下来。再说了纸张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普及的,秦始皇那时候不存在纸张画像的,是没有画像流传下来的,至于有没有其它形式的画像流传下来,我想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也许秦始皇陵有壁画,但这个猜想也不是短时间能印证的。但我们可以从《史记》描述中窥视秦始皇的长相。其中有一段大梁人尉缭觐见秦始皇记载说:秦王鼻子高,眼睛细长,胸脯像鸷鸟一样,声音像豺狼一样。根据这段描述我想多数人可在脑海里勾勒出秦始皇的长相。至于朱元璋的长相有画相流传下来,大家可以看看那张是真正的朱元璋。

我是倾向第一张相是朱元璋,民间传说朱元璋“猪龙相”,是很丑的,至于是不是猪腰子脸不好确定。下面这张秦始皇相是课本里经常出现的,是不是符合秦始皇长相也无法印证,大家可以对比我的那段文字描写看看像不像。

复原古代帝王将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秦始皇这个长像是不是猪腰子脸我不敢下结论。

我想秦始皇画像和朱元璋画像相似的应该是这张吧?

关于历史上的秦始皇和朱元璋是不是“猪腰子脸”我们现代人都不好说,因为都认识,谁也没见过。在这里呢我想和大家先讨论一下中国传统绘画的画法。用美术上的术语来说,中国传统绘画属于“意象造型”,和西方绘画的“具象造型”有很大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重意不重形”,注重“似与不似之间”。山水画如此,人物画也是如此。我们常见的年画和门神这个特点非常突出,画法大多不以常规着色,身体比例也极不协调,形象夸张,只为突出人物性格。现在我们看到的秦始皇画像据说是知名画家刘旦宅根据唐朝画家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帝王形象参考创作,连画中秦始皇身上的冕服在秦朝有没有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更不用说面部形象了。

复原古代帝王将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再说朱元璋的画像,据《太祖实录》里记载,朱元璋“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一个“姿貌雄杰”就把朱元璋刻画成不敢说超级帅哥最起码也是相貌堂堂吧。而《明史》却在这几句话中加了一句“奇骨贯顶”,“奇骨贯顶”就是说头盖骨突出了,如果是真的话那显然是朱元璋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导致头骨变异了。这样的长相放现在怎么看怎么难看,怎么还能是当皇上的料呢!

《明太祖实录》是建文帝下令编修的,后来成祖又修改了几次,都是明太祖的嫡系子孙,不能排除美化朱元璋的可能。而《明史》却是满清编修,也不能排除丑化的可能。更有民间传说描述,朱元璋认为这样的容貌是“龙相”,故意让画师画成这个样,这就有趣多了,龙长成这个样子也够磕碜了。

总之,在照相机问世以前所有的历史人物我们都不可能清楚他们真实相貌了。但不管是“猪腰子脸”还是“鞋拔子脸”都不能掩没上述两位老先生在历史上的成就和地位,正因为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的历史才更加的丰富多彩,奇丽壮观。他们的丰功伟绩会永载史册,千古流传。

复原古代帝王将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明太祖实录》,《明史》

如何评价二月河的帝皇系列小说

该书没有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没落,而对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津津乐道,大书特书。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皇帝及其大臣极尽美化,虽然也写了一些贪官污吏,但其目的是为了衬托明君清官的圣明。对劳动人民的苦难一笔带过,对被压迫阶级的反抗甚少涉及,反而动不动就是用免赋税体现统治阶级所谓爱民如子。所谓帝皇***有很大欺骗性,艺术水准越高,危害越大。

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都是多卷本,也都被拍成了电视剧,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

二月河是从红学研究走向文坛的,《红楼梦》的细致描写和对清朝名物的熟知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写帝王系列,他首先详读清史,然后结合正史,阅读了大量大量的野史、清人笔记***,感觉体味风土人情、官场世态和当时的世情百态,做到了然于心。

比如150万字的四卷《康熙大帝》,是一部鸿篇巨著,它以史实为依托,囊括了康熙在位期间最重要的历史***:顺治皇帝因爱妃病逝出家为僧,8岁的康熙被推上了大位,接着康熙擒鳌拜,从摄政王手中夺回大权,开始亲政;然后是撤三藩,智斗吴三桂;收复台湾,实现统一;西征噶尔丹,平定叛乱等。尤其是康熙晚年出现的九子夺嫡,究竟遗诏中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是皇四子还是皇十四子,这一历史谜案的传说很多,为***营造了很多神秘色彩。二月河***中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形象,如一代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是康熙的祖母,她在顺治年间和康熙中早期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深谋远虑、聪明智慧、对子孙的觉悟与慈爱等等,在二月河的笔下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接着,二月河一鼓作气,完成《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两部长篇,保持不老笔力,使得三部帝王系列以以大气磅礴之势成为文坛经典

二月河的***从大处说气势雄壮、结构宏伟、情节曲折,从小处说勾勒细致,人物性格突出,名物描写一丝不苟,深得《红楼梦》真传,是一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作品。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南阳籍著名历史作家二月河日前突然去世,引起一片惋惜和唏嘘声。

二月河创作一系列历史***,最为有名的是清代帝王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三部长篇巨著以恢弘的视角描绘了清代早期至中叶的历史风云,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结构紧凑,故事异彩纷呈,情节环环相扣,再现了清代康雍乾盛世的盛况,令人读罢不忍释手。我记得很清楚,1990年前后,当时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二月河的康熙和雍正两部***,非常对我的胃口,如获至宝,一连几晚不睡觉,直到读完。事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认为这是最好看的历史***,其水平远超金庸的武侠作品。

据说二月河最得意的是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但我[_a***_]感觉还是《雍正皇帝》比较好看,特别是《九王夺嫡》一部更是写得惊心动魄,让人如临其境。雍正之死在历史上扑朔迷离,坊间传闻甚多,小时候曾读过一些***故事,譬如吕四娘之类的,将雍正描绘成无恶不作的无道之人,二月河的***一改旧说,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再好的作品也有不足之处,我认为二月河帝王系列***对清代帝王将相无节制拔高,与姚雪垠的《李自成》异曲同工,这是其作品的一个致命缺陷。至于有人批评二月河有奴才思想,称其“脑后无辫,心中有辫”,这就有些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