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韩信历史人物简介

  1. 史记中,韩信功劳不多,卑鄙无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崇拜韩信?
  2. 怎么评价韩信?你钦佩他吗?

史记中,韩信功劳不多,卑鄙无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崇拜韩信?

比较公认的韩信八大功劳:暗度陈仓、定三秦、虏魏、破赵、平代、灭齐、雍水之役、十面埋伏等8件。

这些***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沉淀,依然能够流传下来,为何说韩信没有功劳呢?


功劳不多?这是胡话,韩信在历史上本身就是一个战神的存在,一生从无败绩。为什么崇拜,原因有以下几点:

韩信历史人物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看看他手下谋士之一,蒯彻对韩信的功劳评级:

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瓦罐渡河破魏王,背水一战诛陈余,徇赵胁燕定齐,以断河计破楚军二十万杀龙且,再垓下合围破项羽。功劳无二这几个字足以概括他洋洋洒洒的战神传说了,战略上,为刘邦基本扫清了北方几乎所有战争威胁,战术上逢战必胜,足以在刘邦心中和后世立一座高高丰碑了。

韩信历史人物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萧何后来推荐刘邦时,说韩信“国士无双”。读过《史记》的,一定对国士这个词有印象。而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人就是刺客豫让。

“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功劳多寡不是你说的算也不是司马迁说的算,看看当事人刘邦是怎么说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韩信历史人物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问题中两点我不认同:

1.史记记载韩信功劳不多。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太史公说要是韩信懂得谦让,藏其锋芒,可比周公,召公,太公,这评价还不高?

2.韩信功劳不多

汉高祖都说了: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统领百万大军,打仗攻城定能凯旋而归,这样的功劳还不大?功劳不大能被封侯?


韩信功劳不多?暗度陈仓、定三秦、虏魏、破赵、平代、灭齐、雍水之役、十面埋伏这些都是韩信的功劳,韩信带兵作战能力是真的强,兵仙不是水出来的。可以说刘邦一半的天下都是韩信打出来的

怎么评价韩信?你钦佩他吗?

韩信作为汉初三杰这个大汉第一男子天团的成员,其能力是大家认可的,韩信同样也是说不通的,因为没有任何历史记载韩信的军事才能是从何而来的,是天生自带的还是师父教的,这是历史上查不到的,只记载韩信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屌丝但是带着一把与身份不相符的宝剑,这也使他找来了祸端,被人找茬没办法从人胯下钻了过去,但是跟刘邦混之后就风生水起了,一下子成为与大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以及被上天眷顾传授天书的张良齐名的人物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更是把战神项羽都逼的自尽了,所以韩信的军事天赋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但是韩信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情商低,在情商方面跟萧何张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当初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盼星星盼月亮的盼韩信来救他,结果只盼来韩信的一封信说刚刚攻下齐国,为了方便管理齐国,请刘邦封他为***齐王(代理齐王),气的刘邦直骂娘,刘邦不过是汉中王,相当于让刘邦一个***封他一个***,最后刘邦迫于无奈封韩信为真齐王,韩信这才来解救刘邦,而且韩信身边的相士蒯通劝他称帝的事情也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

低情商使得韩信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虽然刘邦答应他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最后也免不了被套在麻袋里被一群悍妇拿竹签捅死的悲惨下场。

谢谢邀请。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在军事才略方面,我钦佩他,在处世为人方面,我觉得他太过天真。

韩信在我心里是善良的,他记恩、记责任,飞黄腾达不忘一饭之恩,他更是一位诗人,以战场为纸,以千军万马为笔墨的诗人。刘邦一辈子绝大多数都是打败仗,尤其是跟项羽对抗,但他为数不多的几次胜仗绝大多数都是韩信打来的。

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让韩信做了大将军,但是打仗并不是每次都带着他,一次刘邦败于项羽后闯韩信兵营夺帅印,就给他留下了两千人马,这两千人后来竟被韩信发展为三十万人,无论打仗还是招募新兵、巩固军心,韩信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他太天真,后来项羽与刘邦彼此消耗,双方所剩人马加起来都不足以和当时的韩信对抗了,韩信账下蒯通就建议韩信拥兵自立,其实韩信真要听了蒯通的话,我觉得对抗项、刘成功率在白分之九十以上,但偏偏他没听,却为刘邦冲锋陷阵,明知此仗一胜,更是功高盖主。助的刘邦多了大权后更是心存希冀,觉得患难过得友情多少是可以信赖的,殊不知人心易变,权利地位更是让人忘却初心的东西,韩信又这么有军事才能,刘邦不忌惮他忌惮谁呀?

谢谢邀请!

韩信做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顶尖軍事天才,为刘邦统一中华做出的功高盖主的贡献。天人共知,青史留名,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本人从两个方面对韩信作评价?

一、韩信的軍事才能是无师自通,还是有名师传授。

1.做为韩国贵族后裔,受过良好的文化基础教育和武术训练;也肯定有名师传授专业的"兵法、陣法秘籍"。

其一,司马迁是汉武帝史官,韩信列传中没抹黑"挑战正统皇权"巳够不错了。许多记载往往一笔带过。

其二、周朝延续八佰多年,特别是西周三百多年,被孔夫子顶礼膜拜的"周礼",王道乐土,民安国富。是给"周公治国"理念,邦国总体和平共处相关的。在中原诸邦国贵族阶层,崇尚"礼义之邦"正统理念和规范。对法家变革,鬼谷学说,奇门循甲统视为旁门左道,小人行径。摆不上桌面。例如,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讲究“仁义”,等楚军渡河时不攻之,渡口整军不攻之,等楚軍到排兵佈陣好才战,结局大败。世人皆笑宋国公蠢到家。其实,以周朝道义信义上讲,宋襄公不做小人偷袭之行为,反到赢得正义名声。所以,宋国地处中原陶邑,当吋的富庶之地。围在"战国七雄"中心,不被灭国,同它重信义,讲道义分不开的。

在当时,很多以传"术"的,摆不上正统台面上的奇书奇学,只能在深山老林,偷偷传授,师傅还告诫,你们以后闯荡江湖时,不准提师傅姓名等等。韩信投靠刘邦,忙於战事,天下刚定不久,便以"谋反"被诛全家,也就没有后代子孙传出韩信师从何人的故事和事迹了!

二、韩信被杀是封建皇权政治的必然性。

1.刘邦能够成为统一华夏的赢家。帝王治国之学术,学精用精。他吸取秦朝"霸道"治国灭亡教训。首以"王道"御人之术,广拉异性王,重用术有专攻的专业人材为已用。打下江山后,为了让刘氏子孙天下得已延续,露出皇帝"霸道"的真面目。先灭异姓王,后罗织罪名杀功臣。韩信即为异姓王,又是軍事上最大功臣,便成为皇权政治必诛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