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历史 > 正文

历史评价朝鲜战争,历史评价朝鲜战争的书

  1. 有人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你怎么看?

有人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你怎么看?

万历朝鲜战争,即朝鲜所说的壬辰倭乱,日本所言的文禄・庆长の役。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是在日本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武家代表人物——丰臣秀吉

因为这场战争,东亚各个阵营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万历十六年,即日本天正十六年(1588年),虽然日本重臣——太阁丰臣秀吉基本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但是日本国内的不满情绪始终没有得到平复。为了迅速转移注意力,满足武士们好战的心里,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将目光移向岛外。

历史评价朝鲜战争,历史评价朝鲜战争的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盯上了中国,***在两年之内把中国收入囊中。

这是一个野蛮、荒诞、充满兽性的想法。

***形成后,丰臣秀吉当即颁布诏令,两年后将把日本首都迁到中国京城。

历史评价朝鲜战争,历史评价朝鲜战争的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历二十年(日本天正二十年,即1592年)3月,在丰臣秀吉的指挥下,十四万日本大军渡过日本海,迈出了对外扩张的第一步。

为了到达中国本土,日军***穿过朝鲜攻打明朝,但朝鲜严肃地拒绝了日军的提议。这让丰臣秀吉的***变得不可预期。他认为这是朝鲜对自己的漠视,甚至是挑衅。在严厉地指责之后,当年4月,丰臣秀吉正式对朝开战。

日军在朝鲜半岛势如破竹,仅仅一个月时间,本来就很羸弱的朝鲜丢失了汉城,国王被逐,大量老百姓被***。

历史评价朝鲜战争,历史评价朝鲜战争的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鲜国王李昖走投无路,向万历皇帝请求援助。

中国、朝鲜、日本三个国家在东亚,关系一直错综复杂。彼此都进行过战争,也在很长时间内派遣使者,互相交好。

但无论是战争还是有好交往,关系并非一直恒定不变。隋炀帝曾三征高丽,唐高宗也曾派遣军队在朝鲜本土与日本开战。在盛唐时期,日本和朝鲜不断派遣遣唐使来唐朝。尤其是朝鲜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

那么,为什么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呢?

一、战后明朝已经衰落,无暇东顾

在16世纪末,明朝援助朝鲜,经过几年的时间,击败了丰臣秀吉。在战前,明朝的国力本来就处于下降趋势中。在战后没多久,国内就爆发了各种农民起义,明朝***无暇东顾。1644年,明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清朝***,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算真正的统一国家。那时候,日本已经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东亚三国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平成为三国外交的主流。

二、朝鲜战后战斗力变强了

1392年,李成桂在朝鲜自立为帝,历史上称之为“李氏朝鲜”。李氏朝鲜立国两百年没有经历大的战争,士兵没有丝毫作战经验,武器也都跟不上。因此,在丰臣秀吉率领日本兵刚刚登陆朝鲜时,攻城略地,朝鲜的两个首都很快就沦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朝鲜的武器还属于传统的冷兵器,而日本已经用上了火绳枪。

在战后,朝鲜开始学习中国和日本,制造新式武器,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不过,清朝建立后,朝鲜依然臣服于清朝,受到清朝的册封。

在明朝万历年间,明朝的藩属国朝鲜就曾受到日本的侵略,身为宗主国的大明,小弟被欺负了,大哥就去帮忙,然后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援朝战争。

首先讲一下日本为什么要侵略朝鲜,日本在经历常年战乱之后,1590年由丰臣秀吉统一了整个日本。日本岛国资源匮乏,因为土地分配不均导致了国内政局混乱,其次丰臣秀吉对朝鲜一直就有野心,为了扩大领土,在万历十九年,丰臣秀吉派人通告朝鲜国王李昖,他要借道攻打明朝,并希望朝鲜协助。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与明朝一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况且,日本此举明显对朝鲜不安好心。因此,朝鲜国王李昖断然拒绝了丰臣秀吉这个无理要求。

次年春天,丰臣秀吉集中十多万人,渡过对马海峡在釜山登陆,正式攻入朝鲜。而朝鲜当时正处于李氏王朝时期,国内常年没有战争,武备废弛。再加上朝廷党内斗争严重,政治***,全国大部分郡县都没有设防。面对战争就完全没有抵抗力。日本军队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长驱直入不到二十天就攻破了朝鲜王城汉阳。短短一个月时间,汉城、开城、平壤三大城全部沦陷,朝鲜国王狼狈逃窜到了边境处的新义州。

眼见战火马上烧到明朝境内,而且看到自己的藩属被打成这样,万历皇帝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也为了维护明朝在东亚的宗主国地位,就决心倾全国之力援朝抗日。明军在第一次平壤交战中大胜日军之后,战争随后就进入了僵持期。一直打了七年,期间中日双方也打的疲惫,多次协商议和,但谈判都没有结果。最终因日军首领丰臣秀吉意外死去,日军军心涣散最终逃走。然而这一场战争,却极大改变了三个国家的命运

发动战争的日本,丰臣秀吉死后,家族内部分裂,被德川家康利用,最终丰臣家没落,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开始了日本德川幕府时代。而朝鲜因为战争破坏,全国经济大萧条人口竟然锐减到战争之前的六分之一,几乎处于崩溃边缘。而最可怕的还是对于明朝。为了保住朝鲜,明朝调动了大量北方军队,尤其是原本驻守辽东的精锐。在战争中这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除此以外,战争所用的军费也几乎掏空了明朝国库,造成了明朝财政的严重紊乱。

朝鲜之役后,明朝再没有能力压制女***的崛起与国内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慢慢的走向了没落,也是甚为可惜。

万历援朝战争确实对参与战争的明朝、日本以及朝鲜三国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使得政治格局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从长远来看确实是“万历援朝”战争以后的延续。

两次援朝战争七年打下来,对参战的三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像解放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其实我们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1953年以后朝鲜半岛的政治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

明朝尽管是援助方,但是由于朝鲜已经被日本攻占,即便有所储藏,但也不够明军的开支,由此明廷一方决定自拨军饷和军粮。朝鲜史料记载了明军第一次入朝时所需要的物资:

这个数据只是明军先头部队进入朝鲜时所需要的物资,整场援朝战争打下来一共断断续续持续七年,投入战场的兵员足有14万人上下,虽然真正在战场上打仗的时间只有两年,但对于当时一个农业国家,尤其是像明廷这种财政收不上来的***来说,两年其实足以把它的国库打空。

当然,我们很难说一场局部战争就可以把一个国家拖垮,但鉴于明朝的赋税制度以及社会生产力低下,再加上明朝又实施“海禁”政策,所以当多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的时候,援朝战争确实给明廷带来不小的压力,同时也暴露出明廷灭亡的巨大风险。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全境后野心获得极大的膨胀,他曾自言“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宿志”,尽管丰臣秀吉发动的朝鲜战争包含着他个人巨大的扩张野心,但同时也是为了消除日本全境刚刚统一后的势力矛盾。

在论功行赏上,丰臣秀吉通过一块土地能够生产多少粮食的方式来封赏他的手下,按照当时的封赏办法是以一石约等于180立升大米,能够拥有生产一万石大米土地的被封为大名,同时在土地的封赏上也是根据各自的实力和贡献。

譬如丰臣秀吉自身拥有超过200万石的土地,而德川家康竟然高达250万石,所以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之间貌合神离的矛盾其实在日本全境统一就已显现。为了缓解由于土地分配不均造成各大名之间的怨气,丰臣秀吉决意向朝鲜出兵,进而染指中华。

为此,丰臣秀吉还精心研究了朝鲜和明朝版图,并预先划分了地盘,譬如迁都北京,将北京周围10"国"之地献为御用,赐公卿以俸禄,赐其部下以10倍于原有的领地,甚至命丰臣秀次为大唐(中国)关白,日本关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担任,朝鲜则交给羽柴秀胜或宇喜多秀家统治。

但是丰臣秀吉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实现就病逝于京都,继承家主之位的是他6岁的幼子丰臣秀赖,尽管侵朝战争让日本各大名都损失惨重,但是由于德川家康并没有被丰臣秀吉命令参与作战,由此保存了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