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帝王将相的小名,帝王将相的小名叫什么

  1. 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
  2. 为什么说“九朝帝王徐州籍”?

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曹操确实没有登基称帝,但是他的儿子曹丕登基称帝,建立三国中的魏国,曹丕登基称帝后,追封已经去世的老爹曹操为魏武帝。

历史上,建国登基的皇帝,都会追封自己的父辈祖先为皇帝,就像后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追封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是同样的套路,所以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也有魏武帝的称号。

帝王将相的小名,帝王将相的小名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次,虽然建立魏国的是曹丕,但是曹操生前被封为魏王,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平张鲁,灭马超,擒吕布,北击匈奴武功赫赫,可以说魏国和后面的晋朝的根基都是曹操打下来的,所以曹操虽然没有登基称帝,但是曹操的魏武帝的称号是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

曹操曹阿瞒,为太监养子出身卑微却胸怀大志,在东汉末年这个混乱的时代,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封魏王,成宏图霸业。曹操的的权力达到了巅峰,但是曹操自始而终都没有登上皇位,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且听我下文慢慢道来。(▲曹操剧照)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在世的时候,终其一生皆为汉臣未曾僭越,其权力的巅峰是“魏王”。

帝王将相的小名,帝王将相的小名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曹操没有称帝,并不代表他没有称帝的野心,也不代表他对大汉朝是多么的忠诚。像素认为曹操是因没能统一天下才不称帝,不是曹操野心太小而是曹操野心太大,曹操要的不是偏安北方一隅的皇位,他要的是整个华夏。可惜曹操终其一生也只在北方称雄一条长江水阻隔了曹操的梦想。
(▲曹操)

其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然位极人臣,汉献帝在曹操之处也只是个傀儡而已,整个天下都可以说是他的,称帝,显然没有必要,曹操虽不是皇帝却甚于皇帝。

既然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那么魏武帝的名号从何而来?下面像素就为大家来细说。

帝王将相的小名,帝王将相的小名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魏”是曹操的封国;“武”是曹操死后朝廷给曹操的谥号,这个“武”字说明了曹操这一生的功绩,给他一个谥号,这个“武”字是汉朝对曹操的盖棺定论。
(▲曹丕篡汉)

在曹操去世后的当年十月,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王朝进皇帝位。十一月曹丕追尊曹操为武皇帝。从此,“魏武帝”的名号才正式成型。

欢迎【关注】像素说历史,专注回答历史类问答,有观点、敢说话、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揭秘历史的真相。

大家好,我是放牛娃。我们一起坐下来,边喝茶,边聊聊"魏武帝"曹操的事情。

题目中提到,曹操一生未称帝,为什么会被人称作"魏武帝"?

(☞曹操剧照)

我的观点:这是曹丕内心极度不自信的表现因为太不自信,所以才非得追封自己的父亲为帝,这样自己的皇帝才看起来名正言顺。

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的有曹昂(英年早逝)、曹植、曹冲(英年早逝,就小学课本上称象的那个)。曹昂和曹冲早早夭折,所以曹操把注意力一直放在曹植身上。而曹植本人也文***飞扬,豪迈奔放,和曹操的性格非常相似,真应了那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

(☞曹植剧照)

相对而言,曹丕就惨了。他的性格沉稳内敛,写文章写诗水平也不错,但总是不合老爸的口味。他就像一个有点小聪明,早早学会圆滑世故的小孩子,一直揣摩老爸的心思,想让老爸当面夸奖他一句,可总是得不到。所以内心其实很不自信。

(☞曹丕剧照)

所以,谁都不看好他继位。那么,当他继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追封老爸为帝,然后在各种场合,用美丽的辞藻来夸奖父亲,说明父亲当初是多么的疼爱自己。

越是不自信的人,越要伪装的格外自信。其实就像纸老虎,外强中干,一戳就破。

这个就是所谓的“追谥”,在古代,皇帝死后人们都会给他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或好或坏,这就是“谥号”,但这是对生前做过皇帝的人来说的,那些没做过皇帝的呢,比如像曹操这种,自己没做过皇帝,但是却为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奠定了基础,在他死后一段时间再给他一个谥号,这就叫“追谥”,这就是曹操被称作魏武帝的原因,其实就是追谥的结果,其谥号就是“武”,比如汉武帝的谥号也是武,什么是武呢,就是威彊敌德曰武,简单来说就是开疆拓土,奠定国土的意思

其实是一种“追谥”,虽然曹操没有称帝,但是他儿子曹丕称帝了,对曹操追封了谥号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追谥始于西周,后被广泛使用。

而曹操魏武帝的谥号就是曹丕为歌颂曹操的丰功伟绩而追谥,其实古代追谥谥号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父不管有什么样的成就,子都要追谥谥号,此为孝,反之如果不追谥就是不孝,会被人指脊梁骨。

孙权就是这样的,孙权的父亲孙坚并没有对吴国立下一点功劳,但是孙权却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追谥谥号也不是那么简单得,不是随便取的。而是有讲究的。

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让后人能够知道前世皇帝做出了那些贡献。

比如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表达了对前世皇帝能力的一种肯定,像惠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享受的都是前世皇帝带来的生活,而自己本身却没有任何的作为,像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谥号,像厉、灵、炀都是恶谥,比如隋炀帝,就是后人对其所做恶的总结。

像哀、思也不是好词,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国家快要走向灭亡的时候,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中被推翻的皇帝称废帝比如:汉废帝刘贺(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亡国君主称末帝比如宋末帝赵昺。

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曹操没有称帝,却有了魏武帝的谥号了。

为什么说“九朝帝王徐州籍”?

这只能算概略说法,原指苏东坡在徐州为官时发现距徐州方圆百里(徐州府辖地)內,出了近九位帝王,包括刘邦项羽、孙权、刘裕、朱权忠等,因此称九朝帝王徐州籍。虽有牵强,但大致符合史情。(本人历史知识有限,见谅。[作揖])

徐州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郁,因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一说,徐州常被人誉为“帝王将相之乡”。

刘邦是徐州第一位开国皇帝。《汉书·高帝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丰县人。刘邦出身平民,在良将贤臣的辅佐下,从一个小小亭长,经过几年奋斗,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大汉帝国,国祚四百余年。

项羽是徐州第二位开国皇帝。《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籍者,下相人也……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彭城即徐州。之所以把项羽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比刘邦年小。霸王不是皇帝,但也是一代帝王,可惜国祚仅五年。

孙权是徐州第三开国皇帝。《三国志》引《江表传》载,“(孙)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指明孙权出生于今睢宁县。孙权幼年生活在徐州,后随兄长孙策辗转,最终成为东吴开国皇帝,国祚五十二年。

刘裕是徐州第四位开国皇帝。《宋书·武帝本纪》载,“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也是徐州人。刘裕早年寒微,从戎后能征善战,权术不凡,最终以宋代晋,国祚六十年。

萧道成是徐州第五位开国皇帝。《南齐书·高帝本纪》载,“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姓萧氏,小讳斗将,汉相国萧何二十四世孙也。……南兰陵人也”,祖籍为徐州丰县。萧道成武将出身,最终以齐代宋,国祚二十四年。

萧衍是徐州第六位开国皇帝。《梁书·武本纪》载,“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汉相国何之后也”,萧衍为萧何二十五世孙,祖籍为徐州丰县。萧衍文人出身,靠权术以梁代齐,国祚五十六年。

李昪是徐州第七位开国皇帝。《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载,“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南唐***创始人。李昪自幼孤苦,战乱中被掳,转手三次,成为吴国权臣徐温养子。经过多年政治磨练,最终以唐代吴,国祚三十九年。

朱温是徐州第八位开国皇帝。《新五代史·梁本纪》载,“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宋州砀山午沟里人也”。朱温自小凶猛狡黠,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先投黄巢,后归唐廷,最终灭唐,建立后梁***,国祚十七年。

朱元璋是徐州第九位开国皇帝。《明史太祖本纪》载,“太祖……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祖籍也是徐州。朱元璋自幼困苦,靠投身元末起义发迹,最终灭元建明,国祚二百七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