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许南历史人物介绍

  1. 怎么才能把洛阳当年“神都”的霸气找回来?
  2. 《三国演义》袁绍手下名将谋士最多,大都别人所用,你知道几个?

怎么才能把洛阳当年“神都”的霸气找回来?

中原者得天下!

洛阳历代帝王都朝圣地,经历了几千年文化洗礼,留下来的不单单是文化遗产,更多的是文化起源!

洛阳虽然近年在城市建设及经济方面迎头追赶,对于整个河南来讲也是一个经济强市!

许南历史人物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几年前曾有传闻,郑州要独立为直辖市,洛阳成为新“省会”城市!

不过,对于洛阳成为新“省会”城市,褒贬不一各有意见。

1、洛阳为历代帝王首都选地,有着丰厚的历史遗产,不适合大规模城市开发。

许南历史人物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洛阳城市定位是旅游城市,发展经济会影响到旅游业的平衡。

不过,支持者也是很多,毕竟洛阳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都城。

陕西西安同样也是历史遗产城市,同样也是省会城市,不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还是城市发展都同样取得成功发展。

许南历史人物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也是希望洛阳也可以一样,同题主所想展示当年“神都”风***!

不要以学西安搞网红不夜城步行街为目的,这个太浅薄了。

洛阳未来要打造成希腊雅典,意大利罗马日本京都那样的城市,代表中国世界展示我们国家辉煌的古代文明

放眼全中国,不用偷不用抢,只有洛阳真正具有这样的实力和资格!洛阳代表中国的正统文化,官方文化,根源文化!其它城市没有一个能和洛阳比,除非它自不量力愚昧无知。

目标明确了就要对照目标想办法,这需要系统性思考和全面的措施落实,而且要许多年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

如此当洛阳的国际影响力起来了,国家的目光就会转向这里,毕竟国家民族都需要这样的城市,那时各种扶持政策各种投入就会随之而来,洛阳自然恢复神都光耀!

具体措施我不讲,省得别的城市偷学。

多一点儿踏实,少来些攀比,按耐住膨胀,戒掉所有的不切实际。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曾经的辉煌只是一段遥远已逝的回忆。

只有珍视自己,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展机遇,从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基础抓起,等富裕了、文明了,真正的辉煌也就到来了!

不切实际的空想是一种精神疾病,面对现实从我做起,从细微处进取,不负昭华,付诸实际。

洛阳神都的辉煌霸气非西安能比

俯瞰神都洛阳

神都洛阳,威名远扬。从远古就开始霸气,从远古霸气的洛阳三样东西,至今任然是个***。
洛阳纸,作为衡量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尺——至今,去形容一本畅销书的火爆程度,最传神的词还是晋代人造的“洛阳纸贵”
洛阳的市花,牡丹,目测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国花——今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起了评选国花的网络投票,牡丹毫无悬念地拔得头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实际上,因为这句诗,好多人都已经默认牡丹是国花了。(ps:中国现在还没有国花)
洛阳铲盗墓贼发明的神器,一铲下去就知道地底下有没有古墓——这铲本上不了台面,不过好在它已经走上正道,变成了考古工作者的标配。而且不光考古,在建筑、公路、农业、水利、矿山等凡是要进行地质勘探的地方,都少不了洛阳铲。
洛阳铲博物馆里的洛阳铲▼

洛阳铲

洛阳铲这种东西能在洛阳诞生,并以洛阳命名,至少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洛阳地下的宝贝极多。
洛阳有着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而洛阳盆地上所萌生出的河洛文化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主脉。
“华夏第一爵”

华夏第一爵

▲ 夏代乳钉纹铜爵,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700年,是迄今我国已知的最早的青铜爵。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是无缘无故的。从地形上看,这里地处***腹心,享八方辐辏之利,且群山环抱,四水汇流,是一块浑然天成的“风水宝地”。
洛阳地形图与洛阳八关

还神都呢!武则天不是还把自个叫曌吗?不是还把自己称为佛吗?不过是一个发癫狂妄杀子银荡残暴的疯狂老俵子罢了,就这还有人起哄架秧子碰臭脚。真不知道有些人怎么想的,好好看看历史书,武则天就不是神马好货。这么一个货为了抬高自己所谓神的身份才把洛阳命名神都,看看你们连这都不懂,真是贻笑大方。

三国演义》袁绍手下名将谋士最多,大都别人所用,你知道几个?

历史的演变,朝代的更迭,总有一些人当了垫脚石,给有能耐的人做了陪衬,当时袁绍的势力,相当的不小,那为什么它的谋士,死的死,投别人的投别人,就像许攸吧,他就在官渡投了曹操,而且给曹操献计,烧掉了,袁绍在乌巢的粮仓,就是因为袁绍自命清高,不听谋士之言,最终毁掉自己的江山

袁绍:战略上好的建议坚决不执行,自己的想法又全是错。。。!

袁绍帐下谋士。官渡对峙期间,曹操率军偷袭乌巢,郭图建议攻击曹营而非张郃建议的援救粮仓,结果张郃攻曹营不下,郭图见其建议失败,担心袁绍怪罪自己,便诬告张郃不尽力,导致张郃投降曹操,袁军土崩瓦解。 官渡之战后,审配两位儿子被虏,袁绍之将孟岱对审配有谗言,郭图、辛评同意,袁绍令孟岱代替审配守邺城。

公元200年,占据北方青州、冀州、并州、幽州的袁绍挥师南下,讨伐曹操。一开始,袁绍粮草充足、兵马众多,帐下谋臣武将如云,对手曹操相对来说内外交困,缺兵少粮,手上的汉献帝成了不定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曹操奇迹般的逆转胜,先是斩杀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然后基本淳于琼烧毁袁绍的粮草。

本来占尽优势的袁绍顷刻间土崩瓦解,军心散涣,最后一败涂地,此后在断断续续的抵抗7年之后,袁氏势力有生力量彻底被曹操消灭,原来的众多部将都作鸟兽散,另谋他就。这结果令人不胜唏嘘,当初他们应该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本来,袁绍文臣有田丰、沮授、郭图、审配;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等实力不弱的人辅佐,而且袁氏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谁知道经营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尽然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论输赢程度,曹操在赤壁之战损失原过于袁绍在官渡之战,可是他不如曹操的地方就是没有挺过去。正是因为继承人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最后被曹操各个击破。

我们现在回首过去,可以对比下,当时曹操阵营的文臣武将并不比袁绍的优秀多少,在两方遭遇大败之后一个能收拾残局,一个江河日下。两种结局直接导致袁绍部将的宿命一个个大难临头各自飞。

在袁氏阵营中,大部分有实力的人几乎都败亡或者被曹操处死。剩下的能力一般都还是默默无闻,在袁绍哪里有头面不是一线的人则暂时取得曹操的信任,担任重要职务。这其中就有许攸、张郃、高览等寥寥数人。其他的几乎都废了。战后,袁绍阵营除了张郃、高览、许攸之外,其他人全部被杀。

颜良在白马被关羽斩杀,文丑被曹操击杀。淳于琼在乌巢之战中被杀。颜良文丑两人的死给袁绍一个沉重打击,但是没有让他清醒。没多久,张郃和高览在曹操偷袭乌巢之后,袁绍听从郭图的建议派遣他们救援,但是曹操已经击败淳于琼,两人于是率众投降曹操,直接导致袁绍阵营骨牌似的溃败。至此,袁绍阵营有头面的武将都非死即叛。

投降曹操的张郃和高览也没好到那里去,两人同时归降,正史中,高览失去踪影,张郃被重用,汉中战役时候力挽狂澜,使得曹操保住关中,事后,一路升迁,成为曹操西方的支柱。一直到诸葛亮北伐时期死于埋伏。

高览呢,虽然正史没有下文,但是演义中死于赵云之手,在刘备脱离袁绍,又纠集徒众反曹,高览奉命追击,被赵云刺杀。

文臣呢,田丰因为反对南征,被袁绍下狱,失败后处死。沮授被曹操俘虏后处死。剩下的审配在邺城攻破之后被处死。郭图跟随袁谭投降曹操之后反叛,随后被杀。另外一个比较宠信的文臣逢纪被袁谭处死。还有一个献计焚烧粮草的许攸自恃功高,被曹操宠将处死。至此,袁氏主要文臣都死干净。

袁绍四世三公,雄踞河北四州,手下有很多人才,在和曹操决战过程中,像颜良、文丑、沮授等人才都牺牲了,也有很多投降了曹操,被曹操所用,比较有名的武将有张郃、高览,文官有许攸、辛毗。

张郃,字儁乂,黄巾起义时参军,本来是韩馥麾下,后来归属了袁绍,和颜良、文丑、高览一起被成为河北四庭柱。

张郃擅长用兵,在官渡之战,乌巢被曹操偷袭时,张郃力主带兵救援乌巢,保证粮草,但袁绍没听,反而派他去攻打曹操本营。结果曹操本营没有打下来,乌巢粮草却全都被烧掉了,张郃便和高览一起投靠了曹操,受到曹操厚待。

张郃在曹操麾下南征北战,多立战功,名列五子良将之一。

但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后期,张郃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带兵攻击街亭,击败马谡,从而帮魏国稳住了局势,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张郃活跃在战场上大概40多年,经验丰富,诸葛亮也很忌惮他,后来在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用计射杀了张郃。

高览和张郃齐名,也是河北四庭柱之一。

历史上关于高览的记载不多,只知道他和张郃一起,在官渡之战时投降了曹操,被曹操重用,后来的表现不得而知,估计是没有什么过人的表现。

在演义中,高览参与了曹操平定河北的行动,后来在穰山之战中,埋伏刘备,三回合斩杀刘辟,但随后突兀地死于赵云之手。

许攸,字子远,他和袁绍、曹操都是老朋友了。

许攸性格贪婪,被评为“贪而不智”。许攸在官渡之战时,给袁绍献计,分兵袭击许都,但袁绍没有***纳,反而因为许攸的家人***,迁怒许攸,许攸不得已投靠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