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历史 > 正文

开封战役后的战役

  1. 北宋为什么不选择长安而选择无险可守的开封做都城?

北宋什么不选择长安而选择无险可守的开封做都城?

***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单从地缘战略来讲,肯定会选择将国都设在长安。但是为什么宋人不把都城设在长安呢?一般说,我们分析历史要站在古人的视角下考察,想其所想,忧其所忧。

首先,要想成为国都,必须具备控八荒之地、执天下牛耳的气势;进可攻,退可守;水路交汇,辐摄宇内,交通便利,形胜优越之利。

长安

开封战役后的战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济条件。诺大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境内的主要河流为渭河、泾河、洛河,自西安潼关注入黄河,具有极佳的通航能力,漕运便利。包括郑国渠、六辅渠和白渠也提供了灌溉条件,农业发达。

地理条件。这是西安成为国都的一大优势。关中地区号称“山河四塞,百二秦川”,北面萧关,连接陇山,控制陇西;西面大散关,阻遏巴蜀、汉中;东南临武关有秦岭横亘,进拒襄宛;东有潼关(函谷关),以制东方。同时,从中国的地势来看,西高东低,能够控制整个中国。关中险要,有两万之众可拒百万,进可攻,退可守,自古帝王之都。

开封战役后的战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良曾劝谏刘邦道:“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然而,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建立之时,长安、洛阳已经饱经隋唐五代十国的战乱,宫室凋敝,河渠废弛,人烟稀少,已经无法满足宋朝的需要。

开封

开封战役后的战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宋皇帝赵匡胤家族出身于洛阳夹马营,至今宋陵仍然在原属于洛阳的巩县(义)。北宋建立之时,继承后周的所有固有资产,包括首都开封,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国有东都西京的说法,洛阳和长安一直都是帝宅,自古秦川帝王州,洛阳更是河山拱戴,形盛甲于天下的风水宝地,三代之中皆都于此,每逢乱世洛阳的地位则显得尤其重要,东周东汉北魏,几乎历史上所有的乱世都是在此开始又在此结束的。



长安的好处在于便于经营西域,千里之地,金城险塞,易守难攻,一旦天下大乱,此地是最佳的防御之所,退可入汉中巴蜀东山再起,进可出关问鼎中原,闭关扼住天下咽喉是常态。但是长安的缺点在于地利渐尽,即使沃野千里也难以养活百万人口,并且远离山东经济中心,从函谷关三门峡运粮到此地都有着巨大的成本,因此到了隋唐盛世之时隋炀帝杨广就举全国之力营建了东都洛阳城,并迁都于此,洛阳本来的优势就在于居天下之中,在沟通大运河之后就更加变成了全国范围的大枢纽了,有点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大上海江南河北的财赋才都可以源源不断输入京都,以至于唐朝后期皇帝带着群臣乞食东都。



洛阳山水环绕,虽不如长安的崤函之固,防守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历史上的历次战争甚至抗日战争都是把洛阳围成一座孤城之后从北门攻入洛阳城的。而汴京开封则是又往东移了,优点在于连接华夏核心地区长安洛阳之外更加直接地接近江南河北,位于运河和黄河的新的交叉口上,开封直接成为了全国漕运中心,身兼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能够最大限度地盘活全国经济,因此宋朝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



然而宋朝定都开封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它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发并经营西域,加之幽云十六州一直未被收复,宋朝的生存空间就更加小了,只能委屈求全于强敌环伺之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盛世中唯一一个没有拥有西域的朝代。其次汴京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就好像你跟人打架的时候把脑袋放在最前面一样,颇有点天子守国门的意思,十分危险,澶渊之盟的时候甚至打到了今濮阳一带,兵临城下分分钟的事情。因此赵匡胤是有迁都洛阳长安的意思的,他本身也是洛阳夹马营人,思念故乡,曾经想迁都西京洛阳府,循周汉旧事,开宝九年赵匡胤在洛阳祭祀天地,此前洛阳大雨一个月不止,赵匡胤到达洛阳后雨就停下来了,赵匡胤看着重新修建的洛阳宫室十分开心,本来打算长期留下,结果群臣反对,他的弟弟赵光义的班底是在汴京开封的,于是以赵光义为首的群臣以在德不在险这样的扯淡理由使得宋太祖一时语塞,最终放弃迁都***。



后来宋朝失德也无险可守,靖康之耻如期上演,迁都洛阳对于经济发展显然没有开封便利,但是直接被金军破国,徽钦二帝北俘的情况应该也不会发生了。长安太过偏西,以长安为都显然已经过时,成本太大,但是以长安为西京经营西域是一个不错的***,洛阳总居天下,汴京继续承担东京作用,金陵或杭州南京太原北京养马之地或为最佳方案。

事实是,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家,宋太祖赵匡胤何尝不明白,定都开封只有经济交通的便利,一旦打起仗来就是坑。自从穿着黄袍篡权成功后,他就早早盘算着迁都的事。不过他当时的迁都目标并非长安,而是洛阳。

为什么看不上长安?关键原因就是俩字:差钱!

拜唐末以来的天下大乱所赐,昔日繁华到天下闻名的长安城,早已经是百孔千疮。当年黄巢农民军杀进来时,就把长安城破坏了个干净。后来朱温灭掉唐王朝,强迫唐朝君臣搬家到洛阳,走之前也是大肆破坏,能带走的全带走。宋初的长安城,几乎就是废墟。

只要参考一下几百年后,明王朝迁都北京的那番折腾,就知道北宋迁都长安的成本会有多高!明王朝经过朱元璋三十年休养生息,国力到了官方府库粮满仓的富庶境地,外加每年远远甩开宋元数倍的农业产值,营建新的北京都城,依然用了十三年时间而放在北宋初年,从开封迁都到长安的成本,无论搬家还是营建,都势必要高得多,这是当时北宋无法承受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迁都洛阳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不单是洛阳与开封的距离近。关键是地理位置,既依托着山川,又有黄河水路,更和潼关相连接,军事位置堪称黄金级别。比起易攻难守的开封城来,确实是都城首选。但是当赵匡胤开始给臣下们透出口风后,好些军将却都炸了锅,反对声一波波袭来。

关键的一条反对原因,其实和长安类似:历经战乱后的洛阳,同样无比残破。而且一旦迁都后,骤然而至的人口压力,也势必让洛阳不堪重负。兴建洛阳城的花费虽然要比迁都长安要低,但也同样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但在这个问题上,赵匡胤也曾铁了心,他曾经多次视察洛阳,也在洛阳发现了后来的大宋名相张齐贤,但迁都的阻力依然很大,最大的反对势力,就是他的亲弟弟,未来的宋太宗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