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历史人物于成龙

  1. 于成龙是在历史上真有其人,还是影视虚拟人物?

于成龙是在历史上真有其人,还是***虚拟人物

于成龙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事实上,在清朝有两位于成龙,他们均在康熙一朝为官,一位出生明朝,官至两江总督,另外一位是汉军镶黄旗人,官至左都御史,后担任河督,治河有功。而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于成龙》,就是出生于明朝,官至两江总督的于成龙,下文主要说的就是这位两江总督于成龙。

于成龙他的运气不太好,出生于万历四十五年,于成龙也和众多的读书人一样,参与科举,想要入仕为官,他在崇祯十二年,虽然考中了副榜贡生,没有去做官。不久之后,天下大乱,满清入关,加上生计所迫,于成龙一直到了顺治十八年,才到了国子监学习,从国子监结业之后,于成龙已经44岁了,这时他才正式入仕。

本来按照我们正常的认知,当官了,以后不说飞黄腾达,至少生活是不会再落魄了,但是于成龙真的运气很差,安排他去当县令的地方在广西罗城,这里由于之前战乱不断,百姓死的死,逃难的逃难,只有寥寥几户人家熬过了乱世,留了下来,这里甚至连像样的县衙都没有,于成龙才来没多久,手下的仆从也大多因为这里太过荒凉离开了,就剩下于成龙一个光杆司令。

历史人物于成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于成龙并没有放弃这里,他仍然坚守在了这里,励精图治,虽然罗城人口稀少,但是在他治理之下,短短几年后,这里的百姓也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让于成龙得到了自己上级的关注。被举荐到四川担任合州知州。被升官后,于成龙仍然继续脚踏实地的治理民生,在他治下,合州也逐渐发展兴旺,于是在康熙八年,于成龙被升为黄州府同。在黄州任职期间,于成龙表现优异,这时他被朝廷列为了重点培养考察的对象。

不凑巧的是,没过多久三藩之乱爆发了,靠近两广云贵等地的一些官员,在三藩策反下,暗地制造***,于成龙在这个时候被调往了湖北的武昌府执政,当地的很多官员为了镇压暴乱,很多有关无关的人员都被捕入狱了,也搞得人心惶惶,在于成龙管辖范围内,刘君孚父子和当地一些山寨也纷纷发动了暴乱,于成龙又亲自发布告示安抚百姓,组织乡勇围剿平定贼寇,稳定住了麻城县一带的局势,活捉了暴乱分子的头目,于成龙因为处置得当得到了上级褒奖。

后来他被升为了江陆道的道台,这个官职介于总督和知府之间,负责管理水陆交通,他治理有方,为官所到之处,百姓受益良多,最难得的是于成龙一路高升,但是却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也因此,于成龙深受百姓爱戴,之后又被升为了按察使,不久又担任了两江总督,成为了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但是不久之后,于成龙就因病去世了,他为官清廉,他的遗物竟然只有一套官服

历史人物于成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于成龙去世之后,百姓们痛哭不已,康熙皇帝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表彰他为官清廉和整顿吏治所做的贡献,之后康熙还以他为例,让担任河督的于成龙像他学习,值得一提的这位河督于成龙,便是因为治水有方,被两江总督的于成龙提拔的。

前两天刚刷了电视剧版的《于成龙》,看完后就对于成龙这个人物感了兴趣。



于成龙,可谓是个大器晚成的人啊!历史上,于成龙命运多舛,年少时多次举试不中,四十多岁才以七品县令的身份步入仕途,而他在二十余年的官场生涯中,从县令做到两江总督,三次被举“卓异”,却始终秉持艰苦清廉的作风,至死两袖清风。在于成龙廉洁刻苦而又惊险的一生中,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治乱世,用重典,平匪乱,至今展现在荧屏上。

历史人物于成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民为帮本,本国邦宁。一个国家靠的是百姓,百姓安定,国家也就安定 。于成龙心里始终装着百姓,不让百姓受苦受累。而且,于成龙还守法执法,不怕威胁,不畏权势。在封建社会中,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拥有掌握生死的大权。可是,于成龙偏偏不惧威皇上,在康熙王不依法执守时,于成龙,敢于献身,为维***律的尊严,坚决不退让。

岁月悠悠,人事沧桑。今天的中国,同清朝相比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但是,于成龙的秉公执法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愿在今天的一批官员中,能涌现一批像于成龙这样的清官,好官。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唬,于成龙,清朝著名的清官,肯定是确有其人,他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而辞去做官的机会,直到父亲去世,他才正式踏上仕途,那时已经44岁了。


为官第一任是到穷乡僻壤,谁都不想去为官的广西罗城,当地条件极其艰苦,同行的随从或死或逃,但于成龙忍得住凄凉、耐得住寂寞,以极其坚强的意志,扎根三年,任是把一个破烂不堪的罗城治理得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于成龙的政绩得到了两广总督金***的高度赞赏,举荐他为广西唯一“卓异”,有了政绩就要得到提拔重用,于成龙被调往四川合州任知州,湖北黄州任知府,所到之处雁过留名、鸟过留声,政绩不菲,再次获得“卓异”,花开二度。 康熙十三年,麻城一带发动暴乱,刘君孚父子胁迫乡民挑起事端,由于于成龙在当地很有威望,被请出来处理此事,,他以招抚为原则,贴出安民告示,使许多被迫参与暴乱的乡民返回家中,又只身入虎穴,成功劝说刘君孚父子及其顽固的300猎户放弃暴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场***顺利平息。


紧接着黄州府又出现***,其规模和范围均超过前次,于成龙组织乡勇主动出击,虽说暴乱分子数量上占优势,于成龙之生死于度外,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乡勇们也愈战愈勇,很快就平息了***,成功地抓获了匪首。受到了湖广总督的高度褒奖,于成龙梅开三度。


经过多年仕途的磨炼和平乱的洗礼,于成龙愈发坚强,以后的仕途也一帆风顺,不论职务有多高,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终于积劳成疾,死在任上。人们发现他的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康熙帝也为之动容,破例亲自为他题写碑文,称赞他为“天下第一廉吏”,褒奖他刻苦清廉的一生。 于成龙虽说大器晚成,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始终廉洁自律,多行善政,赢得天下人的尊敬。

这个问题有些过分了,于成龙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且在同一时期就出现了两位于成龙,两人同名同姓都是清朝名臣,***剧中的于成龙多只大于成龙,被誉为“清朝第一清官”。

崇祯十二年(1639)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只考取了副榜贡生,正当于成龙为博取功名努力的时候,改朝换代了,大明朝没了,于成龙在家蛰伏了几年准备再次应考,无奈35岁的于成龙又落榜了。

此后于成龙再也没有参加科考,顺治十三年于成龙以贡生身份参加吏部考试,成了候补知县,直到顺治十八年于成龙才来到广西罗城这个蛮荒之地当了县令。

在于成龙的治理下,罗城成为了全省的榜样,并被上司广西布政使金***看中,推荐为四川合州的知州。

从政数年,于成龙的考评都是“卓异”被晋升为武昌知府,适逢“三藩之乱”爆发,武昌当地也发生了***,于成龙冷静处事很快平息了***,稳定了局势。康熙十七年于成龙已经升任福建按察使位列封疆,随后更是成为总治两江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去世,终年六十八岁,康熙亲自为其撰写碑文。

于成龙从政二十多年,颇有政绩,深得百姓爱戴,但是于成龙最出名的还是清廉,他在这方面的操守可以和明朝的海瑞有一拼,因为终年吃糠咽菜不知肉味,因此获得了“于青菜”的外号。

于成龙外出为官二十余年从来不带家眷,和妻子更是二十年难得一见,可以说是真正的“舍小家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