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帝王将相的无奈是什么

  1. 是什么原因使虽远必诛的强汉衰落至如此不堪?

什么原因使虽远必诛的强汉衰落至如此不堪?

汉朝,汉高祖刘邦立国,***景之治而崛起,强盛于汉武帝刘彻,当时匈奴未灭,而武帝的志向就是扑灭匈奴,让北方没用威胁,所以开启了漫长的北灭匈奴大业。但是呢,匈奴是一个游牧名族,你打我跑你来我退,没有固定的城池之类,所以一直拖着。从古至今打仗打的就是钱,一个国家长久的处于向外扩张的道路而没用收益,威名是打出来了,国内经济确跟不上。而匈奴依旧没有扑灭,所以自武帝以后汉朝走向衰弱。一个因为军事太过于强大而衰弱的国家。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公元前36年陈汤斩杀郅至单于,宣告一度压着汉帝囯的匈奴彻底被镇服,喊出了强盛汉帝国的底气和雄心。汉朝在祖囯古代史乃至整个人类史都是一座影响深远的突兀丰碑,所以把华夏民族早期缔造者简称汉族并一直沿用。

如此巨无霸式存在是如何衰败的?诸葛亮《出师表》曾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东汉之败亡,关健在桓灵时期。桓帝是外戚梁冀专政时毒死质帝迎立的妹夫,基本是个傀儡皇帝,好容易除去“跋扈将军"却又扶植起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五侯"“十常侍"等宦官政治***社会动荡,桓帝荒淫无道只知贪图享乐。灵帝更是可笑地把十常侍中的张让称为父亲,赵忠称为母亲,昏庸糊涂无所作为,互相勾结恣意忘为,卖官买田荼毒朝野,穷奢极欲令人发指。

帝王将相的无奈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党锢与清议,平民反抗起义同样是巨大推手。汉朝选拔人才主要靠推荐(还没有科举制),贵戚权臣互相扶持,辈辈***厚禄,真正有才学的人得不提携,“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鸟",促使部分官僚和地主知识分子对时政的批评和怨言矛盾日益尖锐。外戚宦官黑暗统治,世族豪强的强取豪夺,残酷压榨水旱灾害,迫使大量平民失去土地破产流亡,终于暴发了黄巾大起义。农民起火加上野心家如董卓、袁绍、曹操争权夺利互相攻伐,战乱不休白骨堆积臭秽塞道,终于使千疮百孔腐朽的汉王朝倒下了。

群雄并起势均力敌,伟略如曹操都不能力挽狂澜,长年攻伐战乱致使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从6500多万减少到三囯时的700多万。而外族却在这一阶段强势崛起,统一后的弱晋只顾内部勾心斗角,罔顾边患甚至自毁长城(残杀边疆能臣)。八王之乱后终于遭受"五胡乱华"之难,中国历史上承受了最黑暗阶段,三国直至隋朝350多年乱世,中国历史上最值得深思的一页。

首先很开心来回答这个问题,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朝代是可以久盛不衰的,这当然也包括了强汉。西汉是汉高祖刘邦

帝王将相的无奈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击败楚霸王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经过“休养生息”,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进行领土扩张,这才有了汉初的文景之治。而在刘邦去世之后,西汉也出现了许多有着治世才能的皇帝,比如说汉文帝,汉武帝等等。汉文帝以身作则,掀起了一股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的良好思潮。汉武帝眼光深远,差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古丝绸之路。你说有着这样几位皇帝的治理,汉朝怎能不强大?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此强大的汉朝怎么会逐渐衰落呢?我认为外戚干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自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开始,这个王朝便一直蒙蔽在外戚的阴影之下,从开国皇后的吕氏家族和戚氏家族,再到之后的以及之后的王氏家族等等。

除了汉文帝刘恒等少数帝王的统治时期,外戚干政不太突显,其他的都能隐隐约约的发现外戚甚至是宦官干政的影子。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有着穿越者之称的王莽废帝,建立新朝。

帝王将相的无奈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从自然发展的角度来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当然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都是处在发展中的,而且优秀的事物必将会取代旧事物。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我是小谈大论,谢谢大家前来观看。

诸葛亮曾深刻总结汉室衰亡的历史教训:“亲贤臣,远小人,此前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外戚、宦官相争,党锢祸兴,朝廷中的士大夫不附外戚则附宦官,互相倾轧,彼此构陷,使得国政日非,朝纲委靡,人才催折,直接导致党锢之祸,终亡汉室。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擅权干政,甚至改朝篡位,西汉末王莽便是一例。刘邦建立的汉朝,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然而,汉高祖刘邦错误地总结秦朝二世灭亡的教训,以为是废除了封建制导致“孤立而亡”。

因此,他在推行秦郡县制的同时,部分恢复了封建制,封建了大批功臣和同姓王。他在封建同姓诸侯王时宣布:“非刘氏而立,天下共击之”,意图仰仗刘氏宗室的血缘关系,构筑皇权的屏障。然而事与愿违,在他去世之后,吕后控制了朝政,揭开了外戚擅权的序幕。

外戚控制朝政的最大弊端就是任人唯亲和飞杨跋扈。西汉时期的吕后专权,一边诛杀刘氏宗亲和功臣,一边安排娘家人掌权;霍光专权,“秉政前后二十年”,近亲属均位居***,权倾朝野,连汉宣帝也不敢得罪霍光;王莽代汉,外戚王氏家族掌权,操纵国家机器,最终导致王莽篡权,西汉终结。东汉时期外戚势力更甚。

《后汉书·皇后纪》中记载,“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四后,莫不定策帷帘,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政”。

窦、邓、阎、梁等六位太后临朝,窦宪、邓骘、阎显、梁冀等六位外戚以大将军身份当政,外戚皆占据亲要之地,他们生活上越来越奢靡,政治上越来越专横,整个国家乌烟瘴气。

西汉时期宦官专权还不是很严重。到了东汉,光武帝进行“行政改革”,所有的宫廷职务都由宦官充任,宦官势力从此逐步做大。外戚梁冀过于嚣张,汉桓帝忍无可忍,与五个太监合谋,铲除了梁氏,五个太监因功封侯,取梁氏而代之,宦官专权进入极盛时期。宦官专权擅政主要特点有三,

一是涉足司法。东汉宦官专权时,有座宦官掌管特殊监狱叫“北寺狱”,它主管监禁、审讯将相大臣

凡重大案件,均由中常侍出面审理,然后直接向皇帝呈报。

二是亲属多参预政事。随着察举制的蜕变,宦官集团打破以往那种“中人无外党”的局面,“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父兄子弟皆为公卿列校,牧守令长,布满天下”。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从陈汤喊出这句***心声后,直到公元220年汉朝灭亡,200多年里,汉朝从未食言。但祸从萧墙起,汉的衰亡从来与外族无关。直到汉亡,大汉朝仍然是以“一汉当五胡”的傲人之姿,雄立于东方,乃至世界

一、外戚、宦官乱政

西汉从吕后干政起,一直到王莽算汉,外戚对皇权的左右甚至是决定力量从来都很强大。即便是强如汉武帝,早期不照样得看窦太后脸色行事吗?所以,外戚一波波的上,皇权一点点的落,最终落到了王莽手里。汉武帝刘秀掌权以后,因为痛恨外戚,一度明令禁止外戚干政。但和帝去世后,却无可奈何地启用外戚,从此,后汉百年正式进入外戚与宦官的执掌中——皇帝想要从外戚手里夺权,就只好重用宦官;宦官夺权又被外戚所不耻,最终导致何进诛宦。

二、皇权与相权之争

但外戚与宦官争夺都只是表象,真正的争夺还是皇权与相权。所以刘邦生前就让吕后掌控内廷,目的很明确。只是他没想到后世会演变成如此激烈的程度。但刘邦没得选——老刘家一家内外土鳖子,哪里就会治国理政了?这也是刘邦分封诸子为国王的根本原因,将天下牢牢掌控在刘氏子孙手中。但七国之乱让汉帝国不得不施行“推恩令”来限制王权;为了制衡相权,汉武帝又开始设立中书省,帝国政令不再出于相门。但谁来作为操刀手呢?武帝最终也只好选择了外戚。卫青霍去病的成就,离开了外戚的身份,又有几分成的可能?

三、合久必分的无奈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几乎成了各朝各代的宿命,谁也逃不开。但皇权相权之外,更本质的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了。权力是获取利益的手段,当帝国经历了最早期的内部相对稳定后,就会快速进入利益再分配的问题中去。每一次利益冲突的结果都是有喜有忧。喜的人想法设法要保障既得利益,甚至扩大。忧的人处心积虑想要从喜的人手里获得利益,那就哪管是否?可惜,争夺的过程少不了死人。死的人越多,剩下的人对于帝国统治阶级合法性的质疑就会越高。连忠心的人都少了,帝国怎么可能经受得住冲击呢?

四、天下大乱

一方面是中枢的争权夺利,一方面是更多人找不到一展抱负的机会。况且,身在宫中的帝王将相们,哪里知道民间疾苦?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就需要大把的金银来笼络人心,钱就只好从民间搜刮。可失去了上层对金钱的合理支配,下层穷苦百姓在好年头尚且难活,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命都保不住了,谁会效忠帝国?那些熟悉民间疾苦、郁郁不得志的仁人志士,质疑之后就是争夺。最终,只需要一个机会,就会天下大乱。

汉末因桓灵二帝卖官鬻爵、蝗灾四起和瘟疫横行加速了帝国的民愤。但后两个问题,没有前面问题的巨大负面影响,未必就会招致大祸。黄巾起义,即便没有张角兄弟,也早晚会有其他人来领导。黄巾之乱不过加速了汉朝灭亡的速度而已。这就好比一个癌症晚期患者,拢共还有两年的寿命,再得上一场大病,那就只能一个月之后就去见阎王爷了。

历史即人性,人性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战争是经济的外延,经济是政治的外延,政治则是利益分配的表象。小到家庭,大到国家,谁都免不了在利益中寻求平衡点。所以,家里一老如有一宝,或许是老人见得多,更能看透一家利益分配问题,从而作出最为合理的调解吧。天下在人性中归于统一,又在人性中分于战乱。由此推之,中国企业平均寿命3年左右,有多少是亡于内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