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历史 > 正文

战争雷霆零式历史战役有哪些

  1. 如果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有零式战斗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有零式战斗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零战的航程是很远的,但是自身的弱点也很突出,就是防护能力弱,而且结构强度有一定的缺陷,整体性能和M109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不列颠空战中,M109的确是由于航程的问题,在和喷火的空战中处于劣势,但是其实这种劣势并不明显,而且在对付英军的飓风战斗机,M109并不吃亏。

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最大的劣势是英国的雷达预警系统,英国人依靠雷达系统,能够准确的发展德国的机群,英国的战斗机总是能够在德国人的附近等着它们,这一点是德国人最大的劣势,而就是用了零战,这个预警系统的也无法弥补。

战争雷霆零式历史战役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就算是由于战斗在英国本土进行,英国的飞行员就算是跳伞以后,也很容易回到作战部队,继续投入战斗,而飞行员是空军最宝贵的战斗力,但是德国空军中的飞行员在英国被击落以后就没有这么好运了,要么挂了,要么被俘,反正是很难回到德军战斗部队了。这样就是彻底的损失掉了。

而换了零式,对于预警和飞行员恢复战斗力的缺陷并没有改善,由于零式战斗机对于飞行员的防护能力很差,说白了就是不抗揍,可能受同样的伤,M109还能挣扎着飞回去,但是到了零战这边就直接被击落了,虽说滞空时间比原来长,但是还是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所以就算是有零战这种长航程战斗机,德国空军也很难扭转失利的结局。

如果德国空军装备了日本的零式战机去打不列颠之战,那么不列颠之战依然会以德国空军的失败而告终,只不过具体的作战细节会有一定的改变。

战争雷霆零式历史战役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说生产制造问题,零式战机的制造工艺极为麻烦,其在设计时***用了给机身打孔来减重的手段,制造工时高达20000小时,堪比BF109的三倍之多,这就导致其生产极为困难。而不列颠之战本身就是消耗战,德国人如果选择零式战机,极有可能打着打着连足够的战斗机都不够了。

然后就是性能,零式战机最被人称赞的就是其高超的机动性和大航程,看似能够在不列颠之战中取得很好的发挥。但是现实却不是如此,西欧战场的战机性能普遍较强,比如BF109在很多时候就占有速度优势,而英军喷火等战机也是如此,同时在滚转、盘旋等方面零式也没有多大的优势。而且即使零式战机依然有这些性能优势,大不了英国人换个战术来对付零战罢了。

而这样一来,零战的大航程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而且零式战机防护薄弱容易损失,在火力水平(防空火力和战机火力)远高于亚太战场的西欧战场,生存都是一个问题,恐怕只会加速不列颠之战的失败,更有可能加速德国空军的崩溃。

战争雷霆零式历史战役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答案:不会有利于德军的表现!

日本研发的零战实际在1940年9月才第一次投入实战, 真正大规模列装已经是1941年下半年的事情,压根就赶不上不列颠空战。

如果让它参加不列颠空战,那么真得大大架空一下了,其实在性能上说,它也无法适应西欧的作战要求。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国战斗机航程不足的问题确实不小,但是从实际来说,这只能算是麻烦,但不是主要的困难。

不列颠空战的主要交战区域谈不上有多大,那时英德的主力战斗机都存在航程不高的问题。

如果拿M109与零式比,零式的机动性确实更好,航程也更大,但是真要论到与喷火交战,那么真一点便宜占不到,主要原因零式过分的强调航程以及动静,造成他自身的防护水平并不高,他几乎就没有任何装甲与自封油箱,相比之下,这两个设计在当时的英法战机上已经广泛应用了。

二战当中,零式战斗机被称为一打就着的家伙,就是它的防护性太差,原本在不列颠空战当中,英国人曾经抱怨过自己的战斗机使用的机枪威力不足,往往是可以命中德国站,你就无法将其击落,如果换成零式的话,那么结果可能就是另一样,轻轻松松就可以击落。

同时,零式战机的速度也不是非常快,英法战机都强调速度型,也就说在这种情况下,会在战术出现一些问题。更要命的是,零式在早期根本没有什么无线电,这样空战指挥会非常成问题的,与英法战机完全不合格。

不列颠空战实质为一场消耗战,零式轻防护的问题会在这种消耗战中显得非常大的问题,往往会直接被击落了,对德国空军而言,价值依然不大。

零式飞机设计制造是工业弱国思维的结果。通过牺牲很多方面的性能,获得暂时的某些方面的优势,比如航程,比如爬升率。

零式飞机如果做到这些单项性能优势?是通过减料减重获得的,但减重的结果,也减少了防护防护能力,因此拥有了打火机的“美誉”,一打就着。

增大推进功率才是正确技术之路,当然,日本无法只要大功率航空引擎,也是不得不***用减重获得性能的。

增大推力,美国制造了双引擎远程战斗机P38,通过增***动机功率,P51野马无论速度还是爬升,都超过了零式,零式通过减重获得短暂的单项优势,很快被美国用更大的发动机、更大的机身超越,重量无法无限减,但动力的向上空间则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