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端午节历史人物是谁

  1.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屈原、曹娥还有谁?
  2. 端午节有什么典故?

端午节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屈原、曹娥还有谁?

谢邀请。一中国的端午节一共纪念过五个人,千百年来各地流传着不同的版本。在这些版本中,时间最久远的是伍子胥的版本,而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则是屈原的版本。二纪念屈原的版本,被写进了中小学历史课,中青年人甚至老年人都认为是纪念屈原的,很少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的。三屈原是被联合国公认的中国历文化名人之一,其影响力及其范围的扩大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了。如今,不论在中国老百姓心里,还是世界人眼里,屈原是端午节无可取代的形象代言人!以上回答如有不当请多指教。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第二个意义是为纪念楚国人伍子胥的忌辰。

端午节历史人物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金娥救父投江而死。

第四个意义是为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谢邀请。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有说伍子胥、曹娥等。不泛还有神话传说,如端午节喝"雄黄酒",源于《白蛇传》,法海指使许仙在端午节这天,用雄黄米酒把白蛇喝醉,大显原型,起到避邪作用。

端午节历史人物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屈原是有记载的传说,重要的是屈原有强烈的爱国行为,感动了华夏先民们而形成的记念节日。

🍁 记念屈原,体现我国先民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了爱国高于一切的优秀文明文化!所以爱国精神是华夏文化中之永恒的主题!

🌅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顺民心,倡导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正式把端午列为″法定节日,其目的正是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端午节历史人物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夲人已在夲月二十九日发文,专叙端午节的由来,不再重复。

🍀🍀☀🔥🏄❤❤🏄🌺🌺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粽子节、五黄节、躲午节、解粽节、,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大节,其由来传说甚多,分别有纪念介子推、屈原、伍子胥、曹娥、女诗人秋瑾等。我们要让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下去,为中国的历史添色加油[拳头][拳头]

端午节应该是纪念三闾大夫屈平(屈原)的。因为屈原名气最大,人品最高尚,影响最广泛,人民最尊崇。至于其他说法(纪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秋馑…)亦各有说辞,不无道理。但我本人只推崇屈原。

端午节有什么典故?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一: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却遭到强烈反对,并且被赶出都城。后来,得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心如刀割,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罗江投江自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老百姓把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
二: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效命于吴王夫差,在越王勾践被吴军围困后,建议拒绝勾践求和并彻底消灭越国,却被陷害,最后被夫差赐死。夫差令人把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三:曹娥尽孝,东汉女子留美名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她14岁时,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她昼夜沿江嚎哭,过了17天,在五月五日也投入江中,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人们大受感动,也在每年五月初五祭祀她。

视频加载中...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粽子节、五黄节、躲午节、解粽节、五月节、端礼节等等,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大节,其由来传说甚多,分别有纪念介子推、屈原、伍子胥、曹娥、女诗人秋瑾等,还有恶月恶日、 蓄兰沐浴、走黄巢等说法。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民俗繁多复杂,在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称呼,生动反映各地端午习俗有同也有异。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文化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纪念屈原、伍子胥或曹娥的说法都是古已有之的。但千百年来,屈原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端午节,用纸笔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太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太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于是便发展成为了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沐兰汤、佩豆娘、斗草、吃五黄、放风筝、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