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300

  1. 三国里你最敬佩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三国里你最敬佩最喜欢人物是谁?

你好,我是德州水上泉城,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三国演义》一共描写了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羌等边远民族67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109人。三国"里人物众多,我最敬佩和最喜欢的首推关羽关云长。

刘关张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桃园三结义后,关羽义薄云天,三释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忠心保护二驾皇嫂。不为名,舍弃利,拒其色,只为当初结义情。

《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做战勇猛,是五虎上将之首,体现出了一个勇字,被后人推崇为武圣。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30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并建关公庙进行祭拜。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生为臣,死为帝,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人才济济。英雄豪杰辈出,美女、良将如云。长路喜欢的三国人物很多,比如鲁肃吕蒙赵云郭嘉等等,但最喜欢的还是曹操。因为曹操不仅坚强果敢,足智多谋,并且胸襟开阔,知人善用,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一、他坚强果敢,敢当大任。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曹操不畏权贵豪强,对违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打死,令京城震惊,豪强敛迹,没人敢再犯禁令。在担任济南相时,他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撤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 当董卓倒行逆施、鱼肉百姓时,他不像其它汉室重臣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一筹莫展,而是积极设计刺杀董卓,功败垂成后,便回到故乡组织联络十八路诸侯军联合征讨董卓。最终创出一方天地。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30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他知人善用,唯才是举。在用人上胸怀宽广、不计前嫌,如他敢于启用曾通敌有叛逆意向(官渡之战后)的将领,敢于任用起草过檄文,措辞激烈大骂过他祖宗八辈的谋士陈琳。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一个方面,也是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光彩照人的一面。

三、他能谋善断,善于调兵谴将。在每一次战役里都精打细算,从而经常取胜。纵然战败,但他从不气馁,仍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他之所以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时期,能在官渡之战里,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一统北方,说明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才干与能力。

四、他体察民情,注重农耕。他能体察民情,重视经济发展。他鼓励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从而收买了民心,让百姓们都尽心尽力的耕作,尽心尽力的为他服务。此外,他还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使黄河两岸长期无洪灾现象,这是他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史记记载,在曹操的统治下,北方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像。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30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他文章出众,豪情万丈。曹操还很有文学才华。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他包容一切,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一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综上所述,我认为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了不起的英雄,这也是我喜欢他的理由。

三国里人物众多,很多人喜欢诸葛亮,关羽,或者是曹操,赵云等。看了时间长了,我却最喜欢谋士贾诩,武将廖化。

贾诩最早是董卓的手下,并不出众。在董卓被杀后,掌权的王允通告天下绝不放过董卓余党。

董卓手下李傕郭汜张济等打算散伙,这是贾诩告诉他们,逃到哪里都会被杀了,不如起兵攻取长安,为董卓报仇,反正都是死。

于是,李傕郭汜开始起兵十万犯长安,自此长安城生灵涂炭,加快了整个东汉末年诸侯争霸的***局势。

贾诩由于鼓励李傕郭汜犯长安,使得长安受到创伤多年不能弥补,被世人称为”毒士”。

后来,曹操讨伐张绣时,贾诩献计张绣,差点要了曹操的命。之后又审时度势撺掇张绣投靠了曹操,使曹操重用了张绣,也重用自己。

赤壁之战前,曹操占领了荆州,贾诩向曹操献计,坐镇荆州,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没听贾诩之计,发起了赤壁之战,导致战败回了北方。

曹操与马超渭南之战,也是贾诩献离间之计,使马超与马援不合,马超最终失去马援的帮助,大败而归。

在曹操选定继承人上,贾诩以刘表,袁绍为例说服曹操,又提示曹丕要谨慎做人,以孝道行事,使得曹丕顺利继承王位。

曹丕称帝后重用贾诩为太尉,曹丕也曾起兵攻打吴国,贾诩劝其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曹丕不听,结果战争失败

三国时代我最喜欢的人是司马懿,他从一个曹操手下无名的参谋到带兵的最高统帅,能屈能忍,服务了魏曹三位君王,换到现在,一个人很难在一个单位和平相处几年,更别说三个不同的顶头上司,三年人性格又各不相同,是其一难也,

在司马懿带兵时,内有皇帝的催促,外有顶级对手诸葛亮,他能想到的排兵布阵,对手早就想到,他能选择的御敌路线,对手早就选择了封堵和埋伏,是其二难也

在曹魏内部,将在外统大军,会受到皇帝的忌惮和猜忌,也会受到其同僚间的排挤,嫉妒,谗言。其三难也

在内交外困之间,司马懿依然能够精心布局,让对手诸葛亮无机可乘,让同僚无可进馋,并能忍受诸葛亮女人衣服之辱而不乱心乱性,精心培养儿子,使之得他真传,为后来司马天下奠定最重要基础,可见眼光之高远,谋略之老成,城府之深。

司马懿一生兢兢业业,处处谨小慎微,为三国归一统,铺垫了良好的基础,一生为人臣,死后被追封为帝,实至名归也!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这样评价诸葛亮:“一诸葛足以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三国因为有诸葛亮,这段历史才能在中国朝代中脱颖而出,一个诸葛亮可以与两个四百年汉朝相媲美。”

“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正如名士司马徽所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诸葛亮出山之时,天下大势基本上已成定局,曹操占据中原***大部,兵力上拥百万之众,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大汉朝的旗帜征伐四方,实在是难以抗衡。孙权承父兄之业已历三代,国泰民附,上下协力,且有长江之险,也是难以与其争锋。天下所取之地也仅有西南巴蜀一隅,诸葛亮纵观天下,高瞻远瞩,隆中对划定了三分天下大势,为刘备谋定了建立王霸之业的目标。此时的刘备兵不满五千,将不过关、张、赵云,争夺天下实在是实力不济。但在诸葛亮的谋划之下刘备最终还是建号立国,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死后,诸葛亮励精图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北伐没有成功。推其因由,皆因时运不济。唐朝诗人温庭筠评到:“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北伐没有成功,蜀汉事业没有做大,又是第一个先亡的国,致使后对诸葛亮多有微词。尤其是当下一此不学无术的喷子,在一股反传统历史观的逆流推助下,说诸葛亮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都是《三国演义》把他吹起来的,严重抹黑了诸葛亮的形象。殊不知诸葛亮自南北朝,隋、唐、宋、明、清都是历代文人武将推崇谟拜的对象。杜甫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李白:“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元稹:“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白居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岑参:“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王安石:“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范仲淹:“留侯武侯者,将目俱能任。”苏东坡:“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陆游:“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裁谁堪伯仲间。”文天祥:“天下皆传清献节,人心自有武侯碑。”粗略统计一下,仅唐宋以来名人雅士,仁人志士,廟堂贤达竟多达上百人对诸葛亮留下赞美诗篇。这些人都是历朝先贤,都与《三国演义》没有任何关系。在历代名人中获赞之广者,莫如诸葛亮。

诸葛亮最受人敬仰的还是他的人格魅力,读三国人物最让人欢喜的依然是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