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冒顿单于简介

  1. 张骞出使西域,进入河西走廊时被匈奴扣押。为何匈奴冒顿单于没有杀死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进入河西走廊时被匈奴扣押。为何匈奴冒顿单于没有杀死张骞?


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在河西走廊就遭遇到凶奴骑兵,张骞一行人被匈奴右贤王部抓获,匈奴人直接把他送至凶奴王庭(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当时的军臣单于(冒顿单于之孙,老上单于之子)知道张骞借道出使大月氏,质问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军臣单于的意思很明确,月氏在我们匈奴地盘的西北方,我怎么会同意汉朝通过我们这里去交好大月氏呢?就好比我们如果通过汉朝去交好南越,汉朝又怎么会让我们通过?

张骞的汉使团让匈奴扣留了,张骞也让匈奴监控软禁了。张骞出使的大月氏原来占有河西之地,之后的大月氏被匈奴打败,匈奴抢占了大月氏的地盘,把大月氏部众赶到了西域,因此大月氏和匈奴算是世仇,张骞出使大月氏目的在于牵制匈奴。奇怪的是匈奴明显知道张骞出使大月氏的目的,没有杀死张骞,还给他娶了匈奴女子为妻,直到十年以后,张骞才找了机会逃跑。

冒顿单于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底什么原因,匈奴人没有杀张骞呢?


一、匈奴人想让张骞匈奴化为其所用

大家知道,历史上的匈奴是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非常向往汉朝安居乐业的农耕文明,对大汉的文化也是仰慕已久。据说当时只要有汉朝使者前去匈奴,匈奴人争相前往只为一睹汉使风***。能够得到张骞这样的***,匈奴必然如获至宝。首先对张骞实行监控,不杀也不遣返回汉朝,就是为了断掉张骞出使大月氏的念头。然后给张骞娶一匈奴妻子,就是想拴住他的心。这样慢慢随着时间流逝,等消磨掉张骞的意志,让张骞为匈奴所用。其实在匈奴和汉朝有所交集的这一时期,匈奴先后扣押了多位出使匈奴的汉使。比如历史上有名的苏武,他为了不被匈奴收卖,在漠北极寒之地宁愿孤苦零丁放牧十九年,依然对大汉朝一往情深痴心不改。可惜的是这种策略对张骞也没有起作用,后来的张骞逃出之后还是带着匈奴妻子从西域转了一圈又回到长安

冒顿单于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张骞出使西域的双重身份

大家知道,张骞先后两次前去西域,他原先的目的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达到,但是张骞通西域并不是一无所获,他的巨大收获和意义在于“凿空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张骞给丝路沿线各民族和地区带去了丝绸、漆器、精美的手工艺品等,又从丝路沿线带回来了汗血马、苜蓿、石榴等西域特产,极大的促进了丝路沿线各地的文化交流。

冒顿单于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在张骞通西域的背后,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汉使那么简单。张骞在和各地的交往中,他的身份其实可以随时切换成一个互通有无的商人。如果说汉使的身份在匈奴让人不感兴趣,那么大汉商人的身份可以让匈奴,特别是匈奴贵族就不会那么反感。原因在于匈奴的日常用品方面物质贫乏,他们也希望有张骞这样的汉朝商人来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如果杀了张骞,那么以后千千万万的张骞们谁还能给他们带来实惠。出于同样的考虑,这也应该是张骞通西域路上能够化险为夷的原因之一。

一:冒顿单于在位期间,是匈奴最为强大的时期,当年连汉高祖刘邦都被他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所以,在他看来,汉朝没有人能够与他为敌。

二:匈奴当时发力量非常强大,单于认为没有必要杀死张骞。

三:如果杀死了张骞,不就告诉了汉朝:他们害怕汉朝与月氏联合,而把张骞囚禁起来,则说明了,只有有匈奴的存在,汉朝与月氏就不可能联合起来,可以极大的威慑汉朝和月氏。

四:以前汉朝的使者去远方,如果要经过匈奴的地界,匈奴都会将使者扣留,这次扣留再匈奴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扣留罢了,没什么特别。

五:此时张骞身边也有一个匈奴人给随着,保护张骞,他的存在也进一步的保护了张骞的安全。


我们知道张骞是汉朝著名的出使官员,张骞为了完成汉武帝给予他的使命,在多次面对困难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不忘初心,真的令人钦佩。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路途遥远暂且不提,他甚至还两次被汉朝的死对头匈奴人所俘虏。可能有人会说这下子张骞真的是九死一生了。落到匈奴人的手中还能得了?

但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匈奴人非但没有杀掉张骞,相反,匈奴人还给予了他非常不错的待遇,甚至还给他找了一个匈奴妻子,匈奴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武帝登基之后一改之前屈辱的“和亲求和平”的战略方针,他积极任用卫青霍去病名将率领汉朝精锐的骑兵部队大举向匈奴发起了进攻。因此,张骞便被武帝派遣出使西域,而主要目的就是联络大月氏国,共同夹击匈奴,永诀后患。

公元前139年,张骞在做好准备之后率领一百余人正式出发了。但不幸的是,张骞等人在到达河西走廊的时候,被匈奴部队发现了,于是他们被匈奴部队押到了单于面前,好在匈奴单于并没有打算处死张骞,匈奴人一开始对张骞等人威逼利诱,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妥协,但是张骞始终没有答应,并表示宁死不降,之后匈奴人将一个匈奴女子强行许配给他,目的就是为了将他的心留在这里。

就这样,10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张骞在匈奴这里生活的很好,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和使命,一直想办法逃脱。估计时间过了这么久匈奴可能渐渐的对张骞放松了警惕。张骞便找了一个机会带着妻儿等人逃离了匈奴人的控制范围。

经过艰难的行军后,张骞等人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国,可是大月氏已经并不打算跟匈奴继续对抗了,而跟汉朝的联合***也随之泡汤了。张骞非常失望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启程回国。

在回程的路途中,张骞等人为了避免再次被匈奴人抓到,特意重新规划了路线,绕过匈奴人的管辖范围,选择了青海羌人地区这条路线。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此时的羌人早已屈服于匈奴,张骞一行人在过境时期被羌人所发现。随后被重新押到匈奴人的手里。张骞一行人又被扣留了一年之后,终于趁着匈奴发生***的时期才得以逃回了汉朝。

首先就是当时的汉朝和匈奴两国虽然处于激烈的对峙状态,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观念两国还是能够达成共识的,这也使得张骞没有遭到杀身之祸。要知道在汉武帝与匈奴对战时期,匈奴人就多次扣押汉朝使者,而汉朝也不甘示弱,也扣押匈奴使者,但是双方的使者都没有收到生命威胁。

第二点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人才都是世界各国所激烈争夺的战略资源,在古代也依旧相同。一个优秀的人才往往能决定事情的成败。张骞等人是汉朝经过精挑细选后组成的。如果匈奴人能够将他们召到自己麾下,那就可以迅速增强匈奴人实力。

在威逼利诱不能行事的情况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你在匈奴有了家室(娶妻生子),然后再给你特别优厚的待遇,时间长了你就会慢慢产生一个归属感,最终结果就是使他们甘愿为匈奴人卖命。

冒顿单于已经死去三十多年了,当然不能杀死张骞了。

扣押张骞的是军臣单于,他是冒顿单于的孙子。

冒顿单于死于公元前174年,那时候张骞还没有出生,直到十年后张骞才降世。

所以这个题目问的应该是军臣单于为何不杀死张骞?

张骞虽然不是派往匈奴的使者,但是外交人员的身份就摆在那里。所以对匈奴来说,张骞不是敌人,也不是俘虏,匈奴最佳的处理方式只能是扣留。

这和现代外交很相似。

张骞身为***,这对于匈奴来说,本身就是一座宝藏,匈奴可以透过张骞详细了解汉朝各方面的情况,这可不派间谍奸细打探出来的更真实有用。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正在积极准备与匈奴人的战争。当时汉需要的战争准备除了盟友,还有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钢 ,以及战马。

同年张骞出使西域,深入匈奴人腹地,寻找大月氏国,却被匈奴人骑兵所擒,但张骞被擒后身上的节仗代表了他使臣的身份,当时匈奴与汉还是友邻,虽然有摩擦但都没真正撕破脸,所以匈奴是不可能杀他的,当时匈奴对汉朝的投降人员是很重用的,这一点可以从之后的,苏武,李凌等看出,同时匈奴也是希望张骞可以留在匈奴还希望可以从他的身上更多的了解汉朝,为匈奴人所用,之所以没杀张骞,同样不仅考虑汉匈微妙的关系,重要的是考虑到张骞本身的价值。

再者匈奴应该也考虑到汉朝联合大月氏,南边夹击是兵家的大忌,而扣押张骞不仅消除了这一忧虑,还给了汉朝与大月氏以威慑,就算派更多使臣也不可能与其他国家联合,

张骞出使西域单纯的目的在战争方面,但最终的结果不仅沟通了与西域各国的经济联系也为后世的发展起到了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