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修行非帝王将相

  1. 神话传说中,姜子牙为何没成为玉皇大帝?
  2.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为何一座北邙山埋葬了6朝24位帝王?

神话传说中,姜子牙为何没成为玉皇大帝

姜子牙(约公元前1156-公元前1017),姜姓,吕氏、名望、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在正史上他是我国古代杰出政治军事家,周王朝开国元勋,兵家学说的奠基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但在《封神演义》的神化下,他成了法力无边的诸神统领。我国古代人们对神仙有着无比的向往与敬畏,所以很自然地就默认了姜子牙“神仙”的身份。众所周知,姜子牙协众人助周伐纣,最终凯旋而归。元始天尊为了奖赏这群功臣便命姜子牙给他们册封神位,然而最终姜子牙竟没有被册封,最后还沦落到坐房梁的悲催下场。这实在令人不解,论功无人能及姜子牙,于是民间流传了一个说法:姜子牙原本想立自己为玉皇大帝,可后来被自己的***钻了空子,一时生气跳上房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由于元始天尊太忙,于是将封神之权全权交由他的***姜子牙。姜子牙在册封的时候动了小心机,将权力最大的神位——玉皇大帝留给了自己。但是一直都不好意思开口,直到有人问起这个职位为何迟迟空缺,他才回答道:“此位有人坐。”这话一出,他的小***张友仁灵机一动:“有人”不就是“友仁”么?于是他立马跑到姜子牙面前主动认领了玉皇大帝一职。

姜子牙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说出去的话不能反悔。可是他越想越生气,不能就这么便宜了这小子。该怎么办呢?想着想着,他跳上房梁,示意人们他比张友仁更高。至此就有了民间“姜子牙在此,诸神退位”的说法,明清之后人们更是将这一说法贴在门上,若有人建新房还要祭拜姜子牙,以求他的庇佑。

修行非帝王将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版本是站不住脚跟的,有太多不合理之处。首先《封神演义》中提到天地职权两者不可兼得,姜子牙在人间已经是周王朝的宰相,所以他根本没资格受封为神。其次册封诸神的名单是原始天尊与老子、通天教的主教协商定的,姜子牙只是负责念诵。另外玉皇大帝乃三界至尊,不是姜子牙这么个半道修行人能担当的。更何况当时已经有天帝,即昊天上帝。在封神榜上诸神就是去帮他老人家打杂的。于是人们又提出了另一种说法。

据说姜子牙刚刚下山的时候,前往朝歌投奔自己的结拜兄弟。他义弟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做生意,但他没有生意头脑,赔钱了。他的义弟并没有怪他反倒在自家花园设酒宴安慰他。姜子牙注意到花园里有块空地,询问后得知这块空地修了多次都不如意。他掐指一算,算出这里有妖物。姜子牙表示,等他挑个好时间再去修建。但是上梁的那一天必须好好的款待工人,他才能将妖物降伏。他兄弟一一照办,上梁的时候姜子牙将五鬼贵抓住并让他们去西歧山做苦力。后来人们得知,纷纷在上梁的时候祭拜姜子牙以保平安。

其实这两个版本都只是神话传说,每个人的倾向性不同,支持哪个都可以。从这两个版本的说法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人们对神仙超能力的崇拜与向往,他们通过对自然的未知探索,将情感寄托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上,以求上苍的庇佑。

修行非帝王将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姜子牙没有那缘分,姜子牙不仅没有成为玉皇大帝,而且姜子牙连神仙也没有做的。不过姜子牙却可以享受人间之福,得以在人间开国,受封于齐。

在封神的时候,姜子牙还是想做玉皇大帝的,所以这个位子他迟迟不封,别人等的急了一个就问姜子牙,这个最大的神谁做啊。

姜子牙想的是自己做,所以就笑着说,“不急,不急,有人做,有人做”!意思就是他自己做。

修行非帝王将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姜子牙有一个小手下,叫张有仁,他听到姜子牙说“有人做,有人做”,以为是自己有仁,所以立马拜谢丞相坐到位置上,这时一道金光就照到他身上了。

姜子牙虽然后悔,但也无可奈何,最终姜子牙连一个神位也被封到,心里也很沮丧。不过元始天尊对他说,你有打神鞭,虽然不是神仙,却可以打神仙。

同时姜子牙还有一个权利,就是不管姜子牙到哪里,那里的神仙都要给姜子牙让位,让姜子牙暂居主位,这就是太公在此,诸神避位的说法。

而正史中的姜子牙,在周武王灭商后,大封诸侯,姜子牙被封齐候,虽然他是候爵,因为功劳大,所以他有征伐的权利,周武王姬发感觉姜子牙年老,不忍让他在辛苦,所以就让他去了封地,安享晚年,其中齐桓公就是姜子牙的后人。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为何一座北邙山埋葬了6朝24位帝王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为何一座北邙山埋葬了6朝24位帝王?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余昔日曾游河洛,登邙山,览山川人物奇秀,叹造化鬼斧神工。思为一文以记邙山,然俗事甚杂,未尝成篇,每每惭愧之。今日始成,文笔不堪,俗庸风雅尔。

地理概略:

邙山地处河南省洛阳市,又称北邙山,位于洛水以北黄河南岸,属于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山脉的支脉,海拔约300米。邙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邙山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流势直至郑州左近,全长近100公里。

狭义的邙山则仅仅指洛阳市北的黄河与洛水的分水岭一带的黄土丘陵区,主峰翠云峰,因古时树木森列,苍翠如云而得名。地处洛北,登高览胜,伊洛两川,尽收眼底,故有“邙山晚眺”一景,且地理位置优越,是历代帝王的理想埋骨处,古墓葬数量惊人。

名称由来:

据说邙山名称来源于一则神话传说,远古时期,一个道士带着两个***在一处仙洞修行,道士从东海捉到一条蟒,便吩咐***们将它放在大锅里煮不停的加水添柴,一日道士外出会友,***们好奇俗世的食物,便约定下山游玩,于是他们把锅里的水加满,柴也添的很多。

他们下山开心游玩,傍晚时回到家里看到火熄灭了,锅里的水也被蟒蛇喝干了,他们放目东望,之间蟒蛇往东海方向游走,所过之处留下一条***的水道,***们马上追赶,追了一天一夜也没追上眼睁睁的看着蟒蛇逃进了东海,两人懊恼之余。

道士赶到,说“你们放走了蟒蛇为祸人间,就在这守着水道吧!”,说完***们变成了一座山,被叫做追蟒山,后来当地人感觉追莽山不好听,便改名叫北邙山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关于邙山的由来。

什么埋葬二十四位帝王!

一、世人尽皆知,洛阳是天下的中心,中国名字的发祥地,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

二、山是一个地方的至高点,中国有个埋葬风俗,高处好,自然选北邙山。

三、以山为陵有个好处,天然防盗装置,不易被盗,这也是帝王们最担心的身后事。

这样,北邙山作为帝王百年后的首选之地也就自然而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