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死谏历史人物

  1. 请说说古人有哪些以死诤言的故事?
  2. 为什么感觉明朝大臣都不怕死,都敢死谏皇上。而清朝大臣都自称奴才只会拍马屁呢?

请说说古人有哪些以死诤言的故事

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皇帝的权利都是至高无上的,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皇权天授”的思想下,几乎没有任何人和力量可以约束。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只是用来欺骗百姓的姿态,皇帝是不能质疑的。所谓“伴君如伴虎”,即使是“刑不上大夫”的大臣们如果想要直言进谏,使帝王接受批评和建议,那也是要冒身家性命的风险。

给皇帝进谏如此凶险,但历史上还是有很多人为了国家社稷,为了黎民百姓以死诤言,如比干,为了进谏被挖心而死;如伍子胥,进谏后反被吴王夫差赐死。从古至今,不知多少忠臣良将因为直言进谏而含冤九泉!我们就以比干和伍子胥为例,说说他们以死诤言的故事。

死谏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纣王昏庸无道,引起朝野不满,天下大乱。皇叔比干几次三番向纣王进谏,最终惹怒了纣王,他对比干说:“人们都说你修善行仁,正直忠义,有圣人之贤。我听说圣人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你既然如此圣贤,不如让我看看你的心是否真的如传说一样。”然后残忍的将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吴王夫差急于称霸中原,率领大军进攻齐国,伍子胥劝谏夫差应先灭越国而后再进攻齐国,并多次进谏夫差杀掉越王勾践,夫差不但不听,反而听信谗言,诬陷伍子胥勾结齐国意欲反吴,派人送给伍子胥一把宝剑,令其***。伍子胥临死前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来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的灭亡。”果然在伍子胥死亡九年后,吴国被越国灭亡。

比干和伍子胥深明大义,以死诤言,历史的进程证明了他们的正确并给予公正的评价

死谏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的忠臣,不是一般的忠,都是以命相诤。君有臣诤,父有子诤,如果听得进还好,听不进也许大祸临头。有些愚忠的人,非常耿直,你不听我的我就死给你看,以为这样就可以唤醒主人,对于一些昏庸无能的主子,你就是拿十条命来谏言也无动于衷。三国时西川刘璋手下有个从事叫王累,听说刘璋要迎接刘备入川共同抗击张鲁,他认为这是引狼入室,后患无穷。前面有两个大臣都劝了刘璋,没用,他的劝谏方式不是叩首泣血,更为激烈的是把自己倒吊在门梁上,一手拿剑,一手拿谏章来威胁刘璋,刘璋不听,结果王累割断绳子,摔死在地。刘璋照样我行我素,跟刘备称兄道弟,做他的同宗同族的大梦,王累也死得一钱不值。

什么感觉明朝大臣都不怕死,都敢死谏皇上。而清朝大臣都自称奴才只会拍马屁呢?

孔子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主先要对臣子以礼相待,臣子回报君主以忠诚。

死谏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宋朝之前,大臣们在皇帝面前有座位,君臣可以坐而论道,从宋太祖开始,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只能站着了,除非皇帝赐座。

明朝之前,大臣们当面怼皇帝是寻常事。

满清入关后,还保留许多相对落后的奴隶制度残余,这种落后制度残余渗透进了清朝统治。

历史教科书上常说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皇帝高高在上,大臣们跪舔:

“皇上圣明。”

“奴才该死。”

满清入关以后,对***知识分子极尽拉拢、打压的手段。

明朝大臣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明朝开朝的时候,也就是洪武九年就说可以直言,结果就真的有人上书直言,比如山西平遥的叶居升讲述了用刑太繁、求治太急、分封太广等弊端,结果就被送进监狱折磨死了。

这件事发生后,官员们都噤若寒蝉,史称“后无敢言者”。但官员们一味的装聋作哑也是不行。因此大家就专门关注细枝末节的事情。

结果,在明朝言官们最后就成为了党争的武器。他们本着言者无罪的原则,每天可能,大概,也许的,捕风捉影,给对手泼脏水。每天大臣们各种建议上奏,弹劾,都是为了打击对手。实际政务关心的人反而很少。比如,明朝一个马政搞了200多年,就从来没有成功过。真正需要做事了,几乎没有几个能务实的人。

崇祯的时候,想与清朝议和,集中力量打击李自成张献忠。别看大臣们都没有办法打败清朝,但是一听说可以凭着骂主和派,博取名声,众多大臣就都跳出来了,各种慷慨陈词,大义名。结果就是议和失败,明朝最后一支野战军团在松锦战役全军覆没,明朝灭亡。最有意思的是,明朝军队一打仗,骂街的大臣就更多了。你不出战,说你养寇自重,你出战,就说你野地浪战。 徐光启要求大量制作红夷大炮,就有人骂他忘却精神,气节,结果到最后啥事也没有办成。

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大臣们不敢骂了,连上朝都不敢了。北京陷落以后,南明立刻就陷入到了党争当中,大臣们分成几派,天天在朝堂上骂街,除了极少数人,几乎无人过问江防等军事和筹饷安民的措施。清军刚刚过江,几乎所有大臣就集体投降了。

康熙后来说,明朝的官员们每天把心思放在捕风捉影上,因私忘公,每天揣摩迎合,把风闻言事的权利变成党争的武器。因此,康熙要求清朝的言官,只准报一些关于民生等内容,不要每天报哪些谁可能好,谁可能坏,鸡毛蒜皮的事情。这也就是:“若有关系民生者,许科道官以风闻入奏。 倘怀私怨,互相朋比,受嘱托者,国法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