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帝王将相的字体,帝王将相的字体图片

  1. “文襄”左宗棠与“文忠”李鸿章, 谁的谥号规格更高?
  2. 古代帝王的称呼里为什么大多含有文、武、慧、孝等字?

文襄左宗棠与“文忠”李鸿章, 谁的谥号规格更高?

谥号比较特殊,是我国古代独有的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行为事迹而给予的评价。这就代表着谥号有着盖棺定论的作用,谁能得美谥,谁会得恶谥,都是大有学问的。

清随明制,在谥号上也基本沿袭了明代。简单来讲有拟谥、议谥、定谥和赐谥四个步骤,首先是礼部上奏请旨,由皇帝批准后交给内阁,或者是由皇帝下旨,总之这拟谥和议谥的决定权都在黄寺身上,官员是否能得谥号,得什么谥号,都得皇帝说了算。虽然有内阁议谥的过程,但因为都要凭皇帝喜好,所以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当然谥号准确到哪一个字,皇帝不会是亲自查的,所以会交给内阁会选定好几个谥号交给皇帝,皇帝中意哪个谥号,就会在哪个上面盖上御印。这也就是定谥。这个过程也会有例外,如大学士福敏逝世,乾隆下旨评价了福敏品行学问等,之后内阁就揣度旨意,对应福敏曾任大学士为“文”,旨意中的“品行端严”为“端”,所以拟谥文端。最终乾隆果然在众多备选谥号中,选择了文端。定谥结束后就是最后的赐谥了,清代的赐谥主要是以上谕的形式颁布,内容包括介绍得谥者的生平功绩,取消生前处分,赐予谥号及其他赏赐等等。

帝王将相的字体,帝王将相的字体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清代大臣中的谥字中,忠排在第一位,有危身奉上的谥解。像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文”,虽排在了忠、孝、纯、诚的后面,但“文”在诸臣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清代诸臣中最看重的是“文正”,因为像古代的圣君贤臣死后都谥为“文”,使得“文”字具有一种特殊的声誉。另一方面“正”虽排名不靠前,但“文正”二字和宋朝道学相向,整个清朝也只有八个人获得“文正的”谥号,这八个人都是文官,出身翰林,更重要的是都当过帝师。

再来看一下李鸿章的“忠”和左宗棠的“襄”,前面说了忠是最高的标准了,按照常理来说李鸿章的谥号比左宗棠的要高,可是“襄”虽然排名不高,甚至垫底,有“辟地有德、因事有功”的谥解。

可是在晚清时期,又对“襄”字颇为看重。“咸丰三年,祁文端公面奉上谕,文武大臣或阵亡,或军营病故,武功未成者,均不得拟用‘襄’字。”这样一来“襄”的身价就提上去了,内阁在拟谥“襄”字时十分谨慎,从这时再到清末,也只有左宗棠和张之洞两个有文武之功的才得到“文襄”谥号。左宗棠获得“文襄”谥号时已可与“文正”媲美,所以其“文襄”同样可比拟“文忠”,甚至还要高于“文忠”。

帝王将相的字体,帝王将相的字体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大清只有翰林出身者才有,“文”,字谥号,不是翰林出身不授予,左宗棠三次落榜,连个进士都不是,照理左宗棠不该授予。好在慈禧太后看再左宗棠劳苦功高的份上,赐予他进士出身,才又机会获得“文襄”谥号

因此李鸿章的“文忠”谥号,高于左宗棠的“文襄”谥号

古代帝王的称呼里为什么大多含有文、武、慧、孝等字?

唐朝之前的帝王将相不仅身前有名,死后亦有称号,这个称号就是谥号,属于对帝王将相身前功过是非的盖棺定论。谥号一般从周朝古书中选择一个适当文字来描述,这套制度成熟而完整,相似的帝王用相同的谥号,因此就有了重谥现象发生。不过同名不同姓,同谥不同朝,这样还是可以区分帝王。谥号就那么几十个字,可以单字谥号,也可双字谥号,反正同朝的帝王不会重谥号,也没有哪个朝代能把谥号用完还不灭国。

现在女子命名,多数用丽、燕、梅、慧、春等等;男子命名多数用刚、强、兵、军、雄、海、江等等。古代帝王用的谥号也差不多,比如开国皇帝一般谥号为文,第二代为武,有强国之功的为孝,有乖张行为的为灵,有***行为的是幽。两个字的谥号一般没有单字谥号表达的情感强烈,比如孝文既没有孝字的强国之功,也没有文字的开创之功,但是二者都沾一点。

帝王将相的字体,帝王将相的字体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武帝刘彻的谥号为武,这有些抬高他的意思,按照汉武帝晚年的昏聩,给他谥号为汉武灵帝比较全面。赵雍是赵国的开拓之君,他死后谥号为赵武灵王,武字表达了他武功赫赫,灵字表达了他晚年乖张昏聩。赵雍身前以胡服骑射为名推行商鞅变法之实,故赵国急剧膨胀,托地三千里,持节云中!晚年他想把赵国分为南北二赵,分别给他两位爱子,结果有了沙丘***!

汉武帝刘彻也一样,早年雄才大略,用推恩令削弱国内诸侯,用儒家统一思想,用战争击败匈奴,可谓开拓之雄主强君。晚年汉武帝刚愎自用,好生恶死,用兵过度,追求长生不老,一场巫蛊案让数万人横死。不仅卫皇后一家或***或被杀,其他皇族子女也没有逃过一劫;长安城数十万人,有好几万人被诛杀!所以说给刘彻谥号为汉武灵帝比较适合。

古代帝王死后,后人会根据在位期间的政绩、所作所为给予相应的谥号,用来概括他的品德,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其实秦孝公、秦惠文王等都不是他们的真正名字,而是后人加上的。

古代帝王、封国君主都有谥号,其实这都是对已经死去的帝王、封国君主的追称。最王关于谥号的记载见于《史记.周本纪》,是关于西周初期的记载:“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追尊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盖王瑞自太王兴。”

按照谥法的起源问题,由于缺少相关记载和文物佐证,如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无非两种见解:一是认为“谥”同“益”,最初的意义是增益的名号,不一定都是死后追称;二是为死后追称的。无论哪种说法,谥号至少是在西周初出现的。

笔者亦认同后一种说法,死后追称。正如俗话说,“盖棺定论”。谥号可以理解为某个朝代帝王的后人对其前任帝王、君主一生是非功过的“官方认定”。如说到史上的某位帝王的谥号通常多数了解其善恶,如说周幽王、周厉王,众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他们是昏聩、残暴的君主;如周文王、秦惠文王、汉文帝,都是功德圆满的君主。古人理解的“文”字是一种美称,有仁恩、慈爱的意义。

汉朝以后帝王死后除了有谥号以外,还有庙号。庙号的“评价性”就没有谥号这么直白,如高祖、太祖、高宗、太宗、中宗、显宗之类皆是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