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负荆请罪历史人物插画,负荆请罪历史人物名字

  1.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这个问题非常好,宋代学者李心传就对和氏璧能否磨制成玉玺提出过疑问。

国玺乃用和氏璧磨制的说法,最早出自北魏崔浩语:“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见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宋代学者李心传考虑到玉璧和玉玺的形制,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他认为按照玉璧的一般形制,和氏璧的大小无法改造成玉玺。我们这个题目中提出的问题恰好和李心传提出的问题相同。

史书记载秦始皇刻了一枚表示秦得到了天命的玉玺,这枚玉玺在秦灭亡后被刘邦得到,从汉代开始这枚玉玺就被视作国家***的象征,历代王朝将其宝藏,这就是传国玺。但是传国玺最迟在五代后唐时就失踪了,也有说在东汉董卓之乱时就失踪了。传国玺到底是什么样子,只能根据文献记载进行推测。

负荆请罪历史人物插画,负荆请罪历史人物名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我们来推测下和氏璧的尺寸。史书记载,和氏璧的原料是一块外表像石头的玉料,楚文王时经过玉工的打磨雕琢制成了和氏璧。所谓的“璧”,是正中有孔的平圆形玉器。根据出土玉璧实物测量,战国时期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异,一般佩带的系璧尺寸较小,直径在10厘米以内,殓葬用璧和作为礼器的璧稍大,直径在15一25厘米之间;玉璧厚度在一般在1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5厘米的玉璧比较少见的。(宿晨:《中国历代玉璧形制举例》)春秋时代制成的和氏璧,形制可能与战国时期玉壁差异不太大,推测直径10-2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

上图为战国晚期玉璧,外径21.7、内径8、厚0.8厘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楚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我们再来推测下传国玺的大小。传国玺为方形,上面还雕刻有盘龙钮,具体尺寸史书记载不尽相同。《三国志》《北齐书》《宋史》等记载方四寸,玺纽为盘龙。(三国至于南北朝,1寸约为2.45厘米,宋代1寸为3.12厘米)《唐六典》记载:方六寸,髙四寸六分,厚一寸七分。( 唐代1寸为3-3.6厘米,1分为0.3-0.36厘米。)如果是方六寸,那么传国玺的边长为18-21厘米,厚5-6厘米,玉玺钮高14-17厘米;如果方四寸,边长约10-13厘米,按比例缩小厚度就大概为3-4厘米,高7-8厘米。

负荆请罪历史人物插画,负荆请罪历史人物名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玉璧中间有孔,边与孔的比例为二比一。即使按方四寸计算,传国玺的一边大概为10厘米,需要玉璧直径在30厘米以上,厚度7厘米以上。这么大的玉璧是很罕见的。所以把和氏璧改制成传国玺还真是不大可能。

上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年间江苏进献的仿制传国玺,高6.1厘米,印面6.7X6.8厘米,顶方3.6厘米。

传国玺可能是用陕西蓝田玉制造的。传国玺是用蓝田玉制成的,这个说法最早见于东汉末卫宏所著《汉旧仪》;而和氏璧说最早见于北魏崔浩。抛开形制问题,仅从传国玺的流传历程来看,卫宏的说法也更为可靠些。古时就有不少学者认为,东汉董卓之乱时传国玺就失踪了,史书记载孙坚发现的所谓传国玺应该不是真的。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了多个真***难辨的传国玺,大都是仿制的。东汉的卫宏肯定是见过真传国玺的,崔浩见到的可能是仿制品。而且蓝田离秦都城咸阳较近,在汉代就以产美玉而著称。《汉书·地理志》称蓝田这个地名的由来是因为产玉。《竹书纪年》说:“惠王命秦子向为蓝田君。”这说明说至少战国时期蓝田这一地名就存在,所以战国时秦人就应该知道这个地区产玉。秦始皇下令从首都附近***玉制作皇帝玺,可能性非常大。

负荆请罪历史人物插画,负荆请罪历史人物名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和氏璧”被打造成“传国玉玺”的事,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子虚乌有之事。这里还有一堆人信以为真,还分析头头是道,简直扯淡。

其实,在南北朝时,关于“传国玉玺”的材质已经有了两种不同的说法,距离“传国玺诞生”已经五六百年了。

【一般来说,玉中有孔,称之为璧。】

在北魏帝国,崔浩提出:传国玺是和氏璧制作而出的。

而在南朝人沈约(宋齐梁之际)著《宋书》中则写到,传国玺是蓝田玉所造

往后的唐代,在当时流传的《玉玺谱》中的说法,也是继承了沈约的说法。

因为“传国玺”在历史上的传承路线是在南朝这一系,最终也入了隋唐,所以,北魏崔浩的意见可信度倾向于无。

崔浩一辈子都没可能见过传国玺,他说传国玺的故事可信度怎么可能高过沈约?

很多人都曾听说过有关和氏璧的传说和故事,对于和氏璧之后的下落也基本上是如数家珍,但也有很多人对于和氏璧最后的归宿很有疑惑,其中最大的疑惑自然就是针对和氏璧被雕琢成传国玉玺这种说法。为什么会针对这种说法疑惑最大呢,原来,按照对和氏璧的描述,和氏璧理所应当应该是玉环一类的器物,怎么能雕刻成为那么大、那么厚的传国玉玺呢?这很难并且也很不科学。

那么,到底这种看法有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可以佐证呢?当然是有的,事实上,由于和氏璧在历史上太过于有名,以至于历史上有关的它的记载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完璧归赵的说法更是相当的出名,这就是一块玉璧,既然是玉璧,那就不可能会成为那么重那么厚那么大的传国玉玺。

这种怀疑建立在这种看上去天衣无缝的推理之上,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传国玉玺一定是***剧里面描绘的那种又大又厚的玉玺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刻板印象吗?从来就没人说过传国玉玺是个大玩意儿呀。

那么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既然传国玉玺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是个又大又厚的玩意儿,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传国玉玺又大又厚?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剧印象,其实在笔者看来,也许还和明清时期的现存玉玺有关,在明清时期的印章和玉玺,往往很大很厚,用料基本都很足,而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时期皇太极,常常自称自己手里的玉玺就是自打秦朝;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但是实际上皇太极说的是一种谎言——乾隆亲自证伪。

之所以明清时期的印章又大又厚,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就是因为明清时期矿场资源开发技术得到了进步以及明清时期雕刻工艺和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发展。这些都不应该在战国至秦朝时候产生,因为那个时候生产力不管从那个角度,都不应该比得上千年之后的明清。

秦始皇让那个李斯制作传国玉玺,还让李斯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个细节也让不少人认为,这个玉玺肯定要足够大,不然哪里容得下这么多的字呢?但很遗憾,这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具体来说其实这属于不了解秦汉时期的印章习惯,今天考古事业极为发达,出土了不少汉墓,在这些汉墓当中,不乏汉朝的许多诸侯王,这些诸侯手里的印章,不但形状较小,而且刻的字非常小且密,著名的汉初吴王,他的墓葬里面就出土了一枚娇小可人的八面印章,这个印章有八个面,每一个面都刻有许多字,汉初距离秦末其实并不非常远,所以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传国玉玺应该与汉墓出土的许多玉玺一样,属于较小的那种。

西汉末年的时候,王莽篡位,传国玉玺被***丢掷在地,磕坏了一角,也有人认为如果不是传国玉玺自身极为大且重,怎么会轻易的被磕坏呢?然而,深究的话,会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和氏璧造就的传国玉玺史料也曾经记载过:早在始皇帝时代就曾经被丢进过湖水里。那就是很有可能西汉的这个传国玉玺压根就不是当初始皇帝的那个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和氏璧说到底只是一个很不寻常的玉璧,能工巧匠再怎么巧夺天工,也不可能把一块玉璧当做玉石来雕琢,又厚又大的传国玉玺也许在以后的岁月中出现过,但是很有可能其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了,就拿始皇帝来说,按照史料记载始皇帝把传国玉玺丢进湖水里面后,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后,居然还有仙人把这块玉玺送回来了!随随便便用脚趾头想也会明白这里的水分有多大。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笔者猜测和氏璧造就的这个传国玉玺,大概率其实并不是很大,就和汉初那些诸侯的小印章区别不大,后世的传国玉玺早就被“替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