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岩炫帝王将相茶

  1. 三门峡的“三门”由来最早见于哪部史书,有什么典故?

三门峡的“三门”由来最早见于哪部史书,有什么典故?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黄河中下游,是河南省的地级市,古称陕州,1957年随着三门峡大坝的兴建才设立三门峡市。三门峡市三面临水,形似半岛,黄河从市区北面穿流而过,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之称。

1、大禹治水。禹,是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禹开创了夏王朝,也称“夏禹”,另外,由于治理水患,造福百姓,被后世尊称为“大禹”。据史料记载,大禹在吸取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总结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疏导分流之法。

岩炫帝王将相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淮南子·要略篇》中写道:“(禹)剔河而道九岐,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

《国语·郑语下》有记载:“(禹)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合通四海。”

大禹运用疏导分流等方法成功治理了各地的水患。而在当时,三门峡所处位置是夏朝的中心地区,同时河流众多,也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区域之一。

岩炫帝王将相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三门由来。三门峡是黄河进入平原以前最后一段险要的峡谷。由于地形影响,这里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两岸石壁陡峭,因旧时黄河河床有岩石,并经过多年河水冲刷,河中两座石岛(即鬼石和神石)把急流分为三股。

相传大禹治水时,使神斧将高山劈成“神门”、“鬼门”、“人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名称由此而来。

3、中流砥柱北魏时期水文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著名的地理专著《水经注·河水》中记载:“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焉,故日砥柱也。”

岩炫帝王将相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黄河流经三门峡河床中,有一座突起的小石柱,名叫“中流砥柱”。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似乎马上就要被洪水淹没。但是,千百年来,任凭洪水再大,风浪再高,它总是挺立在激流当中。因此,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

我是潘多拉效应,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三门峡地名由来 相传,相传大禹治水时用神斧把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泄黄河水东流,三门峡由此得名。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黄帝铸鼎、中流砥柱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是中华民族人定胜天、英勇坚毅、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基因形成的渊薮。

三门峡还是黄帝时代仰韶文化发现地和中心区域,郭、虢、焦、陕等姓氏的起源地,著名郡望弘农郡的所在地。

如今,“三门天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横亘峡谷的大坝,像一条银色的缎条把山西、河南两省连接起来,这就是1957年动工兴建的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

地处黄河流域的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推进历史的前进乃至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及其深远的影响。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命名的仰韶文化是远古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展示了中***系氏族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表面绘制有图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1961年3月4日,仰韶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底,全国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5000余处,其中三门峡市约有200处。2001年,仰韶村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现”之一。

西周时期重要姬姓封国之一虢国对西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20世纪50年代,中央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市上村岭考古发现虢国墓地,并首次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9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考古队联合对虢国墓地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其中,1990年发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发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虢国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是三门峡地区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结晶,为虢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内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掀起了研究虢国文化的热潮。2000年,李家窑遗址被证实为虢国都邑上阳城的所在地,不仅将三门峡的城市历史上溯到3000年前,而且给虢国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使虢国文化研究达到了高潮。

东周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晚年在函谷关(三门峡市灵宝市境内)著就的《道德经》奠定了中国道家、道教的基础,其影响渗透到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道德经》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军事、养生、***、艺术等方面。继老子后学者,战国初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随着社会前进,老子思想被后来学者不断丰富、完善,至汉初形成道家学派。东汉后随着道教的形成,老子被奉为道教的教祖,《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道家哲学成为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德经》自问世后,研究者甚多。80年代后,国内外又兴起一股“老子热”,外国人称老子的《道德经》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在西方除《圣经》之外,《道德经》译本最多,影响最大。

此外还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在灵宝荆山铸鼎祭天、奠定***;达摩祖师舍身求法,空相寺作为佛祖圆寂地香火传世;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昭示着三门峡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三门峡大坝作为铭记新中国根治黄河水害丰功伟绩的丰碑更将彪炳史册。紫气东来、白马非马、唇亡齿寒、完璧归赵、秦赵会盟等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还有大禹、张仪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杜甫韩愈司马光上官仪、上官婉儿等历史人物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墨迹和诗篇。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25处,市级21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