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清史重视帝王将相,清史重视帝王将相的原因

  1. 古代为什么要控制盐?

古代什么要控制盐?

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行业、资源都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国民经济命脉无论任何时代,都要牢牢的掌控在国家***的手中。在不同时代,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不同;盐、铁、茶叶、马匹、酒,能源等等。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无论何时、何地,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盐。加之,盐的生产具有地域性,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产盐。古代王朝通过控制盐,从而达到了控制国家,甚至国际关系的目的。△井盐的生产

一、盐何时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清史重视帝王将相,清史重视帝王将相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史记》《管子》等文献记载春秋时期管仲改革,从而使齐国富庶强盛起来,从而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这里管仲的改革重要内容就包括对盐的重视。“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徼山海之业”等,这里“山海”指的就是铁和盐。齐国背靠大海,齐国是海盐的主要产地,通过重视盐、铁这些重要***,使齐国最终成为最富庶的国家。△盐是重要经济来源

二、盐何时成为国家控制***之一

盐铁官营,最早应该是管仲提出的。此后,历代都开始重视起来,秦国商鞅变法也提出控制山泽之利,也实行盐铁专卖。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到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匈奴战争,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东汉时取消盐铁专卖,实行征税制。三国、两晋注重专买,南北朝时期开始征税。隋至唐前期,取消盐的专税,和其他商品一样收市税。安史之乱后,财政困难,盐专卖又开始实行。此后历朝历代,都加强了盐专卖,而对铁则实行征税制,不再与盐同例看待。△他们也需要食盐

清史重视帝王将相,清史重视帝王将相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盐官营的原因探究

官府对盐的控制,从开始监督盐民产盐,然后官府定价收购,最后官府运输、销售。牢牢掌握盐专卖。一是使国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其收入是历代***的重要财源;二是控制盐铁等重要***,同时也控制了周围国家的经济命脉。△盐铁官营的论述《盐铁论》

在古罗马时代,士兵们会按日定量,领到一笔名为“salarium”的专门补贴,这笔补贴不是金钱,而是食盐。尽管后来军饷代替了食盐,但拉丁文“salarium”保留了下来,经过法语和英语的演变,最终以“ salary” 的形式出现,用来泛指“薪水”、“薪金”。如今,物质生活非常优越,盐的重要性被忽视了。然而中国的古代史,就是一部盐业发展史,可以说盐是立国之本,富强之基。

清史重视帝王将相,清史重视帝王将相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盐之所以如此重要,先从盐的特性说起。维持人体健康必须盐的补充。盐的咸味来自于丰富的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钠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协助新陈代谢,还可以维护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古代对盐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不吃盐浑身乏力,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行军打仗更是空谈。

图1 古代用灶具进行熬盐

此外,在古代,食物不易长时间保存。古人发明了盐腌的方法,将蔬菜和肉类制作成咸菜和咸肉,这样一来,食物的保质期大大增加。百姓可以留着自用,有备无患。商人通过异地贩卖牟利,类似于现在的冷链保鲜运输。

在古代农业社会,个人通过耕种满足自己的温饱需要,唯独盐需要外来供应。而盐的产地,除了沿海地区比较分散外,中国内陆产盐地相对集中,例如山西解州、四川自贡、陕西花马池等。嗅觉灵敏的商人首先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将原本孤立的个体,联结成一个贸易网络。

盐在农业社会的重要性堪比石油对工业社会的价值

今天的人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古人对于盐的依赖程度,对中国古代老百姓而言,年代越久远调味品越匮乏,而且相应的粮食作物及烹饪手法也更少,再加上古代的天灾人祸横征暴敛,古代老百姓想饕餮一顿美味是非常困难的。

而盐的出现给了食物更多的鲜美味道,和其它的调味品相比,盐获得渠道更加简单成本更便宜而且非常便于保存,适合在民间大量流通,况且从食物制作角度而言,盐还是保存菜、肉类、鱼等材料的重要防腐原料,对于一些容易腐烂变质的食物,中国古人将其制作为腌制品,可以将其保质期延长至数月甚至一年,这对中国古代面临青黄不接时节的老百姓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在一万年前人类进入农业时代,驯化麦子和水稻成为中华文明面临的当务之急,古人从动物中摄取盐分的习惯只能转移到矿物质盐身上,适量的摄入盐对于重体力活的古人而言必不可少,甚至可以说是生存的必需品。

古代商人首次尝试将盐在全国进行交换,于是大量的社会孤立系统被迫产生相互连接,而作为连接优势的商人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在常年的远距离贸易运输过程中,商人们无意之间构建起复杂的物流数据网络,人和货物、信息都成为了流通的一个环节。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的比重最大,而粮食作为古代贸易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商品,往往和盐并肩共存,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一旦掌握了盐,就相当于控制住了当时的农业贸易。

而且相当于历史中的其它垄断商品而言,盐的生产更加集中化,非常适合区域化集中化管理,盐商或***只要控制住盐的供应和价格就可以向全天下的消费者征税,所以在中国古代史上,盐税向来是***收入的最大来源之一。

公元前685年,管仲将盐和铁从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并且实行了盐铁专卖制度,由此开辟了历代王朝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

而齐桓公正是通过盐铁政策,再借助齐国商人在各诸侯国建立的庞大贸易网,实现了全天下人向齐国交税。《管子·地数》中就这样记载:“君伐菹薪煮泲水以籍于天下”。

作为春秋时代第一个实现经济转型的国家,齐国的国运自此飞黄腾达,拥有了充足财政收入的齐桓公,不近投入巨资用于扩军备战,而且修建了巨防和齐长城(比秦长城早400年),并且大量对外用兵。

从历朝历代的兴亡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朝代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大量私盐及非法盐商的活跃兴起,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他们家时代都是盐贩子,在唐朝时私自贩卖盐是***,而黄巢一家以此为业其实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