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历史 > 正文

北伐战争的历史概念是什么

  1. 本来胜率很大的北伐战争,为什么最后全军覆没了?
  2. 为什么我国古代由南往北打就叫北伐,而由北往南打却叫南征?

本来胜率很大的北伐战争,为什么最后全军覆没了?

这么说吧,北伐战争成功了,但大革命失败了,因为蒋介石国民党右派窃取了胜利果实,背叛了革命!

凡事要有定性,所以北伐战争成败看怎么定义。就像古代农民起义,朱明王朝建立是不是农民起义的成功?最终朱明王朝还是沦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这么说也是失败了。只是少部分人从农民身份变成统治者身份,而广大农民还是一样。

所以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北伐战争的历史概念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单从北伐战争的目的来说,北伐不能算是失败,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北洋军阀实现国家统一,通过两次北伐战争,吴佩孚和孙传芳兵败下野,张作霖被人暗杀后东北易帜,这个目的已经发到了,但是并没有推翻帝封在中国的通知,国民革命的目的没有实现,并且北伐仅有的胜利果实也被反动派窃取,所以北伐也是失败的!

为什么我国古代由南往北打就叫北伐,而由北往南打却叫南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北方在上,南方在下,“上北下南”。

伐,从甲骨文字形看,从人,从戈。像用“戈”砍“人”的头。

北伐战争的历史概念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征,从甲骨文字形看,从彳,从足。表示与行走有关,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古人认为北在上,为头;南在下,为足。所以,由南向北称“伐”,由北向南称“征”。


无论是“北伐”还是“南征”,其实都是某一***“以自我为中心”,标榜自己为“正朔”试图推进统一全国的尝试而已。只不过有一些尝试成功了,而另一些尝试失败了!

北伐战争的历史概念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谓“北伐”多指在古代封建历史时期,以丧失了对中原地区统治权和控制力的“原大一统王朝”,或是自认为继承了“原大一统王朝”正朔的***,为了恢复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对北方***进行的讨伐行动!

(刘宋王朝曾经发起过北伐,但却失败了)

比如:三国时代蜀汉北伐,以及东晋时代的几次北伐,或是南北朝时代的刘宋王朝的北伐,都属于试图恢复中原的尝试!明太祖朱元璋“扫北”与之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中原***驱逐游牧***,以便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而南佂则与北伐不同!因为所谓的“南佂”多是崛起于中原的新兴王朝,为了结束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而向依仗长江之险为凭障的南方割据***,发起的统一战争!

历史很奈人寻味,往往当一个强大的大一统王朝瓦解已后,便会出现一定时期的分裂与动荡!比如当大唐王唐瓦解以后,天下便陷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之中。此时的天下已经没有了“共主”,处于事实上的彼此攻伐劫掠的时代!

(唐朝瓦解后,天下分裂的形势)

但是中华文明的主轴是“大一统”,因此即便是再久的分裂,也无法阻碍天下走向一统的必然趋势!

果然,随着赵匡胤夺取后周***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天下统一的趋势便己明朗!故而,当宋太祖和宋太宗陆续吞并了后蜀、北汉之后,便向南唐发起了“南征”!

结果,不仅消灭了南唐***,而且还迫使吴越、闽、泉漳等割据***主动“纳土投诚”!至此,赵宋王朝便基本上完成了对除幽云十六州以外的,中原王朝传统控制区域的统治,重新形成了天下一统的局面!

综上:如果说“北伐”多是指丢失了中原地区的南方***,为重新恢复对北方的统治,而发起的“主动攻击”;“南佂”则多是指新兴的北方***,为了消灭南方割据势力,而发起的渡江进攻行动!在种局面下,南方割据***多处于“被动防御”的局面,直至最终被消灭掉。

(北宋通过南佂,逐步统一了南方)

其实征和伐的含义本来是不一样的,现代给用混了,不再区分。

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

征,是天子亲自带军的对外战争行为,所谓御驾亲征,战争规模比较大,一般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征,涉及国家正统的问题,带有褒义的,往往用于天子征诸侯或者征夷方,比如隋炀帝三征高丽。

也有天子授权,由大臣代天子出征的情况,比如曹操经常代替天子出征,天子要把天子的车盖、斧钺等授予曹操,大臣才有代天子出征的权力。

鸣钟鼓以声其罪曰伐,一般指诸侯之间的争斗,指代表正义的一方大张旗鼓的攻打另一方,被攻打者往往是不义的、无道的、有罪的。

所谓吊民伐罪,武王伐纣,以下克上者的战争称之为伐,一方面说明对方不义,一方面形容对方弱小,以增强自身的信心,提高行动的合理性和正义性。

意思的是周武王进攻商纣王,以下克上,叫作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后,商朝顽民叛乱,周公前来平叛,叫作东征平叛。征伐一字之差,将正统不正统,正义不正义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南往北打称为北伐,往往是讨伐的对象是貌似强大、占据正统地位的***,比如明朝时徐达常遇春之北伐元朝民国时国民革命军北伐。称为北伐,都是为了增强己方的信息,显示行动的正义性。

而由北往南打称为南征,是因为居于正统的王朝核心区域往往在北方。但天子不仅南征,还有西征、东征、北征。用征是显示自己的正统性,比如永乐皇帝朱棣五次北征蒙古,诸葛岭南征七擒孟获,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抗战时中国派出远征军赴缅甸,都是决定国运的战争!

解决这个问题先搞清楚一个逻辑,那就是古人对天下的理解。

天子管辖的区域就是天下之中,这也是最早“中国”的来源,诸侯管辖的国。

征和伐主要是指对待南和北方向的人的不同态度。当然这个南和北是以天下之中为原点。

当时往北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往南走是山地,山民,渔民等。黄帝炎帝交战之后融合之后,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农耕集团。

农耕集团对土地的要求就是能够耕种的,那些只长草,水资源不足的北方是不适合耕种的。南方虽然多山,但还是很适合耕种的。

我们再来看征和伐两个甲骨文就知道了。

伐的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武器,那武器刚好对准人的脖子,言下之意就是肉体消灭了。

再来看征的甲骨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儒家为核心,传统观念以汉民族为正统。历史上几次短暂的分裂期,也以汉民族所建立的格局***为正统,南征北伐与此也有关系。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统一汉民族传统的居住地后,又派出50万大军,南下到如今的广西越南北部等地方,继续用兵。当时这些地方的土著发展比较落后。这可称为早期一次典型的南征。后几百年后的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为少数民族***所统治。同期的东晋,为衣冠南渡的汉民族***,一些有志之士就以恢复中原之地,华夏一统为己任,最有名的就是闻鸡起舞的祖锲北伐!后期的南宋北伐,朱明北伐,都是指汉民族为了国家统一,而对北方少数名族***发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