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怎么画心中的历史人物,怎么画心中的历史人物图片

  1. 国画怎样画好人物,先从工笔画起还是写意画起?
  2. 有哪些历史主题的绘画?
  3. 范曾的人物画有哪些艺术特点,为什么他在画坛常有争议?

国画怎样画好人物,先从工笔画起还是写意画起?

国画人物学习,先要从工笔临摹开始。

国画工笔画人物有十八描,这是传统技法里最重要的,初学者一定要循序渐进的系统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一定要踏踏实实地练习,每天都要抽时间练习。还要注意工笔画的色彩上色练习,这是为以后画工笔重彩打下基石。

等到练习人物工笔画一两年之后,再去学习写意人物画。那时候笔法以及造型基础都具备一定基础了,学习写意人物画比较容易上手,因为工笔画是写意画的基础学科。

怎么画心中的历史人物,怎么画心中的历史人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画中最难画的就属人物画了,如果没有素描功底就先从工笔画练习起,描线,形态很重要;尤其是人物的五官,眼睛是点金之笔,一幅画画不画的好就看眼睛。一个人物五官抓不准就画不像了,眼睛画就没有了神韵;所以画人物描线很重要,工笔画的白描就是打底。

我画国画人物,喜欢画武侠风,重写意,意到了,人物的感觉也就有了。最开始画人物是先白描再一层层上色,一幅画画下来总有不满意的去,要求太精致那就是工笔画,要求简约点就只有改变画风。所以下来画的人物只有侧影,背影,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绘画风格……

有了白描功底后,画写意人物就简单多了,把形态画出就可,可以描线也可以不描线,如果要画五官的话,就要描线。五官画不精致就不像,随意点几笔也不像;我如果画五官的话,一幅写意画要画半小时,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是平时练习不够,所以画人物准不准,就看白描打底。

怎么画心中的历史人物,怎么画心中的历史人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喜欢画人物,平时可以多看些画册,先五官形体分开练习,再组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画好五官外,形态容易,画手难。所以平时哪个画不好多练习哪个,五官、形态、特征抓好了,下来画人物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画贵在坚持不要兴致来了就画,每天练习点,总有收获的那一天。好好练习,加油,期待你的画作!

要想画好人物,先从人物素描开始,同时练习速写,把人物的结构关系弄明白,最起码能够把人物的形象画准,这是唯一方法,别无他法,别听乱七八糟的说法。要以造型为最基础进行训练,笔墨是在造型之后的事,没有造型笔墨一点用都没有。别听那些什么先练书法之类的,毫不粘边。写意和工笔是两码事,最好是学写意。

国画人物最好先工笔后写意(分小写意和大写意,最好是先小后大),就像写书法,楷书是基础,基础扎实了,再隶书,再魏碑,再行书,再草书,怎么都可以。如果最基础最基本的都没有,无异于是一想吃成“大胖子”,一步想登天!

怎么画心中的历史人物,怎么画心中的历史人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谢你的提问。中国画是分科绘画,与西方没有分科,人物为中心的绘画美学不一样。

所以,中国画特别发达的是山水花鸟画,这是元代以来,中国画的主要传统。

所以,人物画相对是有很大缺陷的,这就是把人物画得真真切切,是有技术是上的天热不足的。


所以,近代中国人物画,是绘画改良的主要对象。

因此,现在中国画有两大流派,一派是徐蒋体系的写实派现代人物画。

还有一派是李可染、傅抱石的李傅传统人物画流派。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我们学习人物画要学那一派。


徐蒋体系的人物画有具体的实用性。例如绘画中国历史题材,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这些绘画,都需要深入具体刻画人物,所以,写实的功夫非常重要。

初学这种流派的人物画,就要首先系统学习西画的人物画基础技法。

有哪些历史主题的绘画?

封建时代,有很多历史主题的绘画,这些绘画主题大多都是为了给帝王歌功颂德或者政治以及思想宣传而服务的。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清代郎世宁的《乾隆骑马图》,以及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

历史主题的绘画有太多了,我记得的比较出名的有一下几张:

1,《自由引导人民》,内容是法国“七月革命

2,《黄河大合唱》,总共有三幅,每一幅都堪称经典

3,《共和国的将帅们》,这是一个系列,内容是共和国十大元帅的其他国家领导人。


范曾的人物画有哪些艺术特点,为什么他在画坛常有争议?

范总的画的特点,是以线条表现人物形态。争议大,是因为几十年不变,在反复***那几幅画。他的画基本脱离了中国画的以“表达个人情感”这个核心。所以,从艺术的角度看,是有缺陷的。

做媒体时,在各种场合看过范曾的画,比如国博这样的顶级殿堂,但从没想过做报道,大概就是因为对其复杂矛盾的感观吧。

范曾有才,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把他早年的作品,比如从美院毕业时的画,和现在的画比较,就会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沉淀,进步还是明显的,有自然之气、舒逸之气,有传统国画该有的境界,这在当今国画界其实很难得,也是市场认可的重要原因,并非100%都是靠市场炒作出来的。

但范的人品、学识制约了画品,以致他的画经不起更深的推敲,传承性不强,也是事实。

中国的传统艺术,无论书法或国画,要紧的不在笔墨,而在气韵。仔细看就会发现,范的画只突出了笔墨,但气韵不畅、疏密不协、格调不高,无风骨、无正气、无情趣。看多了,就会觉得千篇一律,而且发挥不稳,有的不错,有的明显呆板,以他的年纪,不该如此。

范曾有“中山狼”的名号,来自他的老师李苦禅;他对另一位老师沈从文的构陷和不敬,更是把他的人品踩到了烂泥里。加上这些年,他醉心于市场,对艺术的追求已停滞。

应该说,范曾是个聪明人,把自己懂的艺术加上天分,无论多少,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这就很厉害。有太多艺术家肚子里有东西,就是倒不出来,不会表达。

而且他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更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所以,范曾算是名家,但成不了大家

最早知道范曾的画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在北京琉璃厂中国艺苑画廊勤工俭学,当时店里挂着一些当代知名画家的作品,记得有李苦禅,徐熙,也有范曾的一幅四尺《钟馗》,那时普通人都是只看不买,只有来了港台或是日本的旅游团,店员们才热情推销。

范曾大学阶段学的是中文,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基础,这对画国画是很有帮助的,最初画画只是业余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作品得到郭沫若的赏识,于是范曾转入中央美院学习国画。其绘画特点是精于白描,擅长表现古代人物,笔下的钟馗,老子等栩栩如生,风格独特。

对范曾及其作品的争议大概有以下几点:

1. 销量,据传范曾的画一年要卖出几万张,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再怎么勤奋也不可能达到这个量。有说是流水作业画的,有说是学生代笔,画的真伪,是否是范曾本人的原创应该是争议的焦点。

2. 评价一些知名人士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如沈从文,李苦禅。当然也有对他评价很高的,如季羡林,杨振宁等。

3. 画展,近几年每年的春节期间荣宝斋都要举办范曾画展,从新闻图片上看人们一大早就在门外排队,那场景就像超市促销卖鸡蛋,据报道每年都是抢购一空,让人不敢相信,用一句俗话说就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对于画家以及他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参与讨论。

东方学***季羡林评价: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部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

提起范曾,可能人们想到最多的是前些年报道他“为了赚钱,流水线作业”,这或许是市场供不应求的结果吧。但是这不能否定范曾先生在绘画上的成就,之前看过他的一个绘画视频,没有起稿没有构图,起笔就开始创作,行笔过程干脆利落,线条拙实落在纸上,一会儿功夫,一幅“老子出关”图呈现大家眼前,这与他多年的练习和绘画技巧是分不开的。

早年的创作更能体现他绘画的艺术成就,其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为表现历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历史,这也是他成为国学***的基本吧。范曾先生的历史人物画清新典雅,潇洒飘逸,栩栩如生。

范曾 八仙图 1995作 2011年春拍1058万成交

范曾 祥鹿图 1991作 2013年秋拍690万

由此可见,范曾先生的绘画在市场上是经得起检验的。

随着范曾先生作品价格近些年的上涨,一直以来,也饱受非议。

在以谦逊为美德的中国,范曾以狂傲自称,自认为绘画水准在***与巨匠之间,敢与古今一切画家比权量力,这些话范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有过表述。因此他很难被大众所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也因为“流水线”式的作画方式一度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不惜对簿公堂,所以大家对他的性格和人品的争议从未间断。关于他的的那些陈年旧事这里不再赘述。

范曾先生的个性孰是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但是他的绘画造诣是得到广泛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