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帝王将相文学水平如何

  1. 历代的史官是不是都是最公正的,连皇帝都不得干预?

历代史官是不是都是最公正的,连皇帝都不得干预?

什么中国的史官能够相对独立记录历史,而不受皇帝的权威干扰,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传统。

中国应该说是从很早以前就有史官记录历史的传统,这一传统不仅早熟而且比较发达。在历朝历代的史官修著史书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那就是秉笔直书。因此,我们可见众多的优秀的具有良好操守的史官,这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司马迁。对于他们来说,史官的使命就是客观真实、不偏不倚地记录历史,为此目的甚至可以以生命作为代价。这也许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对于知识分子、尤其是史官标榜的最高道德标准。

很早以前,我国就确认一套关于官史修著的原则,当朝的皇帝是不能干涉史官,对于起居注皇帝也是不被允许查看的。虽然依然会有一时昏庸的皇帝,会下令修改史书,但其实真正明智的皇帝他懂得:记录历史的不仅仅是朝廷的史官。私家、民间同样有人在记录历史,事实一旦发生,无论当朝如何修改,终究会在后人面前真相大白。因此,要想自己名垂青史,一定不是靠清洗几个史官,通过自己的威慑改变史册上的文字,粉饰历史,而一定是要靠自己身体力行的切切实实的一番作为。

帝王将相文学水平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补充一下:

1.绝对客观的历史,其实是不存在的,无论记录者的出发点是多么的客观,也是做不到的。因为,人其实都是带有情感、立场的。这些东西在记录的时候,多少都会左右着记录者。

2.虽然,记录者不能做到完全客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窥探历史的真相。因为历史的发生总会在各方面都留下“痕迹”,同样虽然每个人的记录角度不尽相同,但是总能从多数的记录中找到所谓的“最大公约数”,这恐怕就是历史的“真相”。

帝王将相文学水平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皇帝有能力干预史官。

所以史官在书写的时候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写上去的,因为一旦得罪了皇帝,恐怕小命不保更会牵连全家老小。

所以史官是有公正的,但是一定会更偏向皇帝去说皇帝的好话。

帝王将相文学水平如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史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久远。做为一种制度和传统,自周朝就有设置,后来历朝历代都有史官,甚至在宋朝元朝等都专门设置国史馆,专门记录帝王将相以及国家大事。

顾名思义,这一官职就是要客观记录史实。但是无论是史官本身,还是皇帝,在史实面前,能不能做到自觉,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首先,正如题目所说,我们先看史官是不是都是最公正的?可以说,历朝历代有很多史官,都是非常公正客观的,对于历史***都如实记录,不敢有曲笔。这里可以分享一个故事

东周晋国时期,相国赵盾受到晋灵公及佞臣屠岸贾的嫉恨,想方设法要除掉赵盾。可是赵盾吉人自有天相,躲过了多场劫难,最终逃出虎口。

实际上,赵盾权势倾国,有扶立晋灵公之功,但是不免专权妄自尊大。这一点让晋灵公十分忌讳,然而灵公也不是什么好鸟,如后世的刘禅一般,是扶不起的阿斗

赵盾逃出了都城,听说堂弟赵穿弑君,杀了无道的晋灵公,赵盾才得以回国。回来后,赵盾继续执掌朝政,扶立公子黑臀为君,是为晋成公。但是却没有追究堂弟赵穿弑君的罪责。

对于这件事,赵盾自己也是心里放不下。于是就找到了当时的史官董狐,要求看一看史书对此是如何记载的。董狐不畏强权,坦然地说我写的是:“赵盾弑其君夷皋。”

赵盾一听就急了,说先君是赵穿杀的,不是我啊。董狐说:"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弑,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意思就是说,你是国家大臣,逃亡没有出境,回国没有讨贼,这事说不是你主使的,谁会信呢?

赵盾听了就说,能不能改呢?董狐说,宁可断头,不能改!赵盾无奈,叹到:哎,史官权力之大,超过了相国。

可见,史官能够忠于职守,秉笔直言,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也不能干涉。董狐直笔的故事也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