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历史 > 正文

历史书清缅战争,清缅战争简介

  1. 清缅战争,大清帝国完全可以打败缅甸王朝,为什么最后双方停战收场?
  2. 清缅战争给大清朝带来了什么?

清缅战争,大清帝国完全可以打败缅甸王朝,为什么最后双方停战收场?

因为满清领兵的王爷病了,回去就死了,

并不是王爷死了就停战了,而是那块地方,就是你赢了也没用。

还记得当年野人山吧?在那里损失了三四万精锐,只活着出来几千人,这是没有任何敌人的情况下,全靠大自然。

历史书清缅战争,清缅战争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按照我们传统思维,平原地区适合人类居住,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我们看看巴西的人口分布就明白了。

看似很好的亚马孙平原,基本没什么人口,而西部山区丘陵却住着大量人口。

中南半岛也是如此,沿海的山区丘陵住着大量人口,而平原地区却没什么人。

历史书清缅战争,清缅战争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四周大山,中间平原,空气不流通,而那里分布着大量的原始森林,上万年沉积的树叶腐烂,形成瘴气,空气湿热,不适合人呆着,而且容易有蚊虫鼠蚁,痢疾、沼泽等,土地也并不适合种粮食。

其实一直到南宋,两广、云贵、海南都是流放***的地方,为什么?当时生产力落后,没有得到开发,这些地区也很中南半岛一样,不适合居住,比如苏轼就曾流放海南岛

历史书清缅战争,清缅战争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缅战争给大清朝带来了什么?

乾隆初年开始,一直到乾隆三十年,清朝的对缅政策基本上可以用“安边保疆”来概括。随着缅军侵扰的频率和规模逐步扩大,安边保疆的政策难以维持。到乾隆二十年,清缅战争爆发,安边保疆的政策终结。

但是,他对贸易手段的驾驭与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间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贸易手段绝不是为了追求“梯航来贡”的局面,而是为了达到一个贸易之外的非常具体的目的,比较而言,它更像是近代以后的经济制裁和贸易禁运。

首先是因为缅甸不断的请求重开贸易,几乎每次和清朝交涉都会提到贸易的问题,乾隆帝据此判断贸易问题是缅甸最关心的问题,可以利用它来牵制缅甸。但是乾隆帝没有想到,开放贸易在缅甸国王看来也是按照老官屯协议的内容正要求清朝正常履约而已,因为参加谈判的缅军向国王作了不实的汇报,将开放贸易作为老官屯协议内容之一。所以开通贸易对于缅甸的意义很可能并不像乾隆帝判断的那样重要。

其次是边吏的报告,但是边吏询问的是缅北地区的民人,缅北地区对滇缅贸易的依赖比其它地区要大得多,所以缅北地区的民人供称“日用无资”并不代表整个缅甸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事实上,下缅甸的海路贸易量比滇缅贸易量要大得多,海路贸易才是缅甸对外贸易的支柱。况且,还不排除边吏粉饰欺瞒的可能。所以,乾隆帝根据不确实的,至少是不充分的信息,坚持使用贸易的手段来推行这个阶段的对缅政策,高估了贸易手段的效用。

缅甸最后的进表纳贡,交换兵民,更加强化了乾隆帝的贸易手段的信心。在他看来,是贸易手段达到了迫使缅甸履约的目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缅甸在乾隆四十三年政局发生了变动,孟云成为缅甸国王。由于遏罗在华人郑信的领导下复国并得到清朝册封,孟云为了避免和两个强邻交恶,改变了对华政策。

乾隆帝对贸易手段的使用和认识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贸易成为教化、武力之外的第三种驭夷之法,随着十全武功的描述和祖宗定制沉淀下来,影响乾隆帝之后的君主对涉外事务的处理。

直到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还能看到这种贸易制衡的影子。

除此以外,这个时期对缅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即清朝对缅甸的不信任。“缅夷生性狡诈,反复无常”的观感是在清缅战争之后形成的。

明代的时候,对缅甸并没有恶感,朱孟震在《西南夷风土记》写道“原夫夷人之性,不甚凶残夷人之情,无大奸诡夷人之心,颇知忠顺。可以诚感,不可以威劫。古人治夷,以攻心为策,诚哉是言也。”。清朝立国之初,缅甸缚献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所以清人对缅甸的观感亦不坏。甚至乾隆帝也曾经对缅甸有很好的评价“我朝定鼎之初,即能擒送朱由榔,倾心孝顺。”清缅战争中,对缅观感开始恶化,但是并没有固定的评价。战争结束后,由于清朝的对缅政策按老官电协议展开的,而双方又存在很大分歧,清朝即认定缅甸负教爽约,反复无常。对缅的恶感也逐渐凝固成一种不信任。这对后世的清缅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缅战争爆发于乾隆十三年(1762年),历时7年,最后以双方议和结束(清王朝在军事上彻底失败)。

缅甸曾是明朝控制的领土。明英宗正统年间以后,由于土木堡之变,大明朝实力骤减,无力管理遥远的西南地区,只能任由缅甸发展壮大,最终独立为一个王国。明朝灭亡后,后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入缅甸,也被缅甸东吁王朝扣押。

大清朝本来是无心和缅甸交战的,无奈,缅甸为了补充自己和暹罗国(现泰国)交战产生的损耗,不断掠夺大清边界领土(主要是云南),才发兵南下征战缅甸。大清基本用的是冷兵器时代武器,加之,乾隆帝自认天朝大国,缅甸乃南蛮小夷,盲目自信轻敌,清兵连连失利,而缅甸也国力有限,没有能力和大清朝进行长期拉锯战,因此最后双方以握手言和结束了这场战争。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缅甸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暹罗最终将缅军击退,成功重建暹罗,并将国都从大城迁往现在的曼谷。

要说这场战争清朝得到了什么,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一.促成了中缅边境的和平老百姓无需再整日担惊受怕。

二.维护了领土***的完整。

三.让清***认识到火器的厉害,然后却因为乾隆帝的盲目自大,没有能进行武器的改良,战术的升级等等,以至于在日后面对西方列强时毫无还手之力,造成中国近代屈辱史,可惜,可悲,可叹。

1381年7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和沐英远征云南,并在继承延续元朝在西南地区的疆域基础上设立了车里宣慰使司、缅甸宣慰使司等六大宣慰司,也就是说缅甸曾是明朝控制的领土之一,1531年缅甸宣慰使司土官莽瑞体建立东吁王朝,以此为标志缅甸结束明朝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762年冬季,缅甸贡榜王朝不断入侵清朝云南境内,大肆掠夺清朝的财富和粮食。乾隆皇帝对于缅甸的国内形势一无所知,认为缅甸不足为虑,传令让云贵总督刘藻出兵消灭缅甸,刘藻只是一介文人,对缅军打了就跑的游击策略无能为力、屡战屡败,而且谎报军情,最终被乾隆治罪,自刎而死。

乾隆派杨应琚出征,等杨到前线时,缅军已经主动撤退,杨应琚吃饭了撑的向缅甸下战书,缅甸举国应战,清军迅速溃败,但杨应琚却向乾隆帝报告杀敌数万,乾隆掌握实情后直接让杨应琚***谢罪。

乾陵真接派小舅子明瑞孤军深入缅境两千多公里,但尚未开战,三万士兵由于疾病瘴气,死亡过半,明瑞不久也病亡。

1769年,乾隆皇帝派遣傅恒、阿桂率领3万清军再次进攻缅甸,清军的主力一直推进到缅甸中北部,缅甸北部丛林密布,地势险要,地形复杂,不便运送粮草缁重,况且清军因为远道而来,将帅水土不服,主帅傅恒和几个高级将领也相继染病,士兵减员严重;缅军虽火器优良,但国小财弱,缅军亦遭到严重损失,缅邦百姓受战火荼毒七年,清缅双方的前敌将领遂各自瞒着自己的君主商议停战。

条约签订后,气得缅甸国王亲手撕掉条约,并处罚前敌将领及其家属在殿外跪了三天三夜,可见缅王认为这是屈辱的城下之盟。

清缅战争中,清朝耗费了白银约一千万两、折损将士无数,其中不乏有名臣猛将,多位封疆大吏直接或者间接地因为这次战争而去世。

当时作战人员曾经向乾隆建议向西方进购***,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增强自身国力。但乾隆满足于在名义上迫使缅甸称臣的虚名,又受制于“骑射为本”祖训,认为如此行径会让本来就依赖火炮的八旗军,更加进一步的“颓废”。这件事情因此作罢,为后来清朝被欺负埋下伏笔。

清缅战争历时七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可是并没有真正征服缅甸,双方均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单从军事上看是清朝败了,“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这是好大喜功乾隆皇帝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