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四面楚歌历史人物素材

  1. 四面楚歌中的项羽,为何崩溃寻死?

四面楚歌中的项羽,为何崩溃寻死?

我是历史悠悠,我来分享下我的看法。

项羽之前的顺利导致他接受不了失败所以宁愿自刎,也不肯过江东

从项羽跟着其叔父项梁起事开始,一直是顺风顺水。之后,项梁战死,楚王分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屡次要求助赵攻秦,宋义不予理睬。项羽便一不做二不休,一刀结束了宋义,自封为上将军,前去营救赵国。如此任性的行事作风,显然是不能忍受什么闲言碎语,更何况四面楚歌,能不崩溃吗?

四面楚歌历史人物素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接着,在所有诸侯做壁上观的情况下,项羽背水一战,以一己之力打败悍将章邯,从此天下诸侯莫不臣服。

3年不到,项羽便凭借着力拔山河的霸王气概推翻大秦江山。项羽少年时不经意的一句言语居然这么容易就成真,所以从那一刻起,他认为自己就是天生的胜利者。

项羽分封完十八路诸侯,放弃王室必争的关中之地,欢天喜地定都彭城。其实,他哪里心怀天下,只不过想着光宗耀祖罢了。

四面楚歌历史人物素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邦和他恰好相反,他虽然武功不行,然而志在天下。于是,从此两人就打上了,可是项羽就像坦克一样始终碾压刘邦,哪怕刘邦以为楚王报仇的名义,率领56万诸侯联军前去讨伐项羽,项羽只以3万精兵便将这群乌合之众打得睢水不流,惨不忍睹啊!

接下来项羽、刘邦两人的多次交锋中,刘邦几乎每次都命悬一线,所以项羽压根儿就没把刘邦当回事儿。即便是垓下之役前,他也只找韩信商量,能不能三分天下?

所以,当项羽听到四面楚歌之时,只将失败归为天意,他从来不承认刘邦会打败他。既然天意如此,他一个凡人也没法改变,所以也就绝望了。

四面楚歌历史人物素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乌江亭长劝他过江,可东山再起,项羽一口就回绝了。其实,他争天下的目的就是想光宗耀祖,如今8000江东***就剩下他孤家寡人一个过江,他无法承受也无法面对江东父老。另外,就是他到死只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天意,无法认为改变,所以就认命自刎了。

此时的项羽,已经兵尽粮绝,后无退路,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甚至连自己的女人都已不能保护。听闻四面都是楚歌,刚愎自用的项羽,以为楚地也已经被刘邦全部占领,万念俱灰的项羽于是崩溃寻思。

流氓打败了贵族

与出身草根的刘邦相比,项羽身份上则要高贵的多,从小便接受了贵族教育,身上自然便沾上了高傲的贵族气质。因此和刘邦相比,项羽这种气质使得他非常吃亏。刘邦面对父亲被杀时,可以坦言:“分我一杯羹”。逃跑时嫌弃马车慢,可以把自己的孩子丢下车。这些行为在项羽来说,是绝对不屑的。项羽是一个优秀的猛将,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而且他的这种贵族气质,便决定了以后他只会选择高傲地死去,而不会投降。但如果换成刘邦被围,刘邦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哪管面子不面子。两人身上不同的精神烙印,决定了两人的处事方式,在这里,流氓打败了贵族。

项羽得人而不能用

项羽的人才并不比刘邦少,帐下有范增、韩信、陈平、英布、彭越等一众谋臣猛将,但这些人却没有得到重用。韩信、陈平归了刘邦,英布、彭越最后也离开了项羽。老臣范增,足以和张良媲美,但是他的计策,项羽最终听进去的没几个。气得范增最后大呼:“竖子不足与谋”!气得他也离开项羽,在路途上病发而死。冲锋陷阵,项羽自然是没有对手,但是如何驭下,刘邦却是甩了项羽十几里地。所以最后项羽真正地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人再来帮助他,所以他才会崩溃***。

项羽已经失去民心

刘邦进入咸阳后,与民约法三章,秋毫无犯。但项羽呢,坑杀秦军降卒20万,杀秦王子婴,焚烧咸阳宫殿。这些行为已经失去了秦人之心,只是摄于项羽的武力而不敢反抗。至于后来项羽杀掉齐地田荣之后,又是坑杀焚烧这一套,于是齐地之民又起来反抗项羽。至于项羽后来指使人杀掉天下共主楚怀王,更是给了刘邦等其他诸侯以讨伐项羽的借口。而且项羽自分封诸侯之后,基本上都处于征战状态,也没有对民众施行仁政,自然不得民心。所以项羽的这些“神操作”,逐渐毁掉了他诛灭暴秦的光辉形象,民心已不在项羽这里。

综上所述,项羽在灭掉暴秦之后,本该实行封建集权,立郡县,可他偏偏要搞以前的分封,这就为项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而且再加上他得到人才而不能用,逐渐失掉了民心,因此当四面楚歌时,以为楚地被占领的项羽,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刚愎自用的性格使得他心态迅速崩溃,而贵族的性格使得他不屑于投降,自然只剩下了自刎而死的抉择!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词不仅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也充满了惋惜之情。

说起项羽,大家都觉得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但我们分析一下项羽的家世背景和成长经历,不难发现,一个标准的贵族子弟,官二代+富二代,靠着家族余威和自身的武力值,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升级。他遇到的挫折太少了,这也养成了他高傲自大的性格。

反观刘邦,从小民无赖起家,一路坎坷,越错越勇。所以,当项羽打败刘邦时,刘邦能曲膝隐忍,而项羽一败而涂地,高傲的他是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只能一死了知,躲避残酷的现实。

究其原因,还是性格使然。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遭到了汉联盟数十万人的围攻。由于军心疲惫不敌,率五千铁骑突围,自刎于乌江旁。最终拒绝逃遁到江东,而自刎于乌江畔。

一代霸王的凄然落幕,不禁让人浮想联翩。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项羽决然寻死呢?

原因:贵族精神的使然。

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根据《史记》的说法,是由于项羽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出征,而今无一生还。项羽一生已英雄自居,自然是无面目再回江东了。

有人质疑,为何项羽不在垓下自刎,而要突围到乌江,眼看就要抵达江东了才自刎?

其实不难理解。项羽在垓下突围之时,尚有五千铁骑。这五千兵马虽少,但确实楚军精锐中的精锐,愣是突破了数十万汉军的包围圈,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所以说此时项羽手中还是有资本的,也不至于一无所有。然而毕竟是和数十万汉军作战,在突围过程中,五千铁骑也是伤亡惨重。待抵达乌江之时,也仅剩二十六骑了。

楚军嫡系的最后一点骨血也消亡殆尽,项羽自然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项羽是一名天生军事奇才,但同时也是一名政治玩家低能儿。项羽成名战巨鹿之战,以几万楚军消灭秦军四十万,彻底瓦解大秦帝国军事基础,为刘邦进军关中彻底灭掉秦帝国铺平了道路。但巨鹿之战后项羽一系列政治昏招为自己灭亡挖好了坟墓。第一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实际上与秦军老家人民结下血海深仇;第二杀死投降秦王子婴并纵兵劫掠关中地区然后火烧阿房宫,实际上把所有秦地老百姓推到刘邦那里;第三大封诸侯使全国重回战国时期,没有有效利用自己优势控制各诸侯,为自己后来四面楚歌埋好伏笔;第四主动放弃关中,将关中分封给三个失去人心三个秦国降将手里,根本无法对抗实力强大又深得人心刘邦;第五杀死义帝既失去楚地人心又给刘邦很好借口。当然项羽还有很多错误,但上面足以让项羽处于非常被动地位,直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