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将相 > 正文

古代帝王将相群

  1. 洛阳历史上有哪些皇帝葬在邙山?

洛阳历史上有哪些皇帝葬在邙山

“邙山”秦岭余脉,崤山支系,位于洛阳以北、黄河南岸。邙山的海拔只有三百米,属于黄土丘陵。山不在高,记邙山的名气正是因为是古来众多王侯将相的葬身之地。所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汉魏以来帝王公卿许多以邙山为葬地,而邙山就成了葬身之地或是坟墓的代称。如《红楼梦》里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其中黛玉闻知宝钗和宝玉成昏,自己也病如膏荒即将殒命,当时贾府一片混乱,大观园里又没有人主持事务,于是作为寡妇不能参加婚礼的李纨被请到潇湘馆。李纨得知情景后为黛玉伤心,暗想黛玉“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这里的“北邙”指的就是邙山,“北邙乡女”是说黛玉小小年纪就做了亡人。

西晋张载《七哀诗》说“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这里提到的葬身北邙“汉世主”的陵墓就有:东汉武帝刘秀的原陵、东汉安帝刘祜恭陵、东汉顺帝刘保宪陵、东汉冲帝刘炳怀陵、东汉灵帝刘宏的文陵。葬身邙山的帝王除了东汉的几位皇帝之外还有曹魏文帝曹丕。西晋宣帝司马懿、西晋景帝司马师、西晋文帝司马昭、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惠帝司马衷也都葬在邙山。北魏迁都到洛阳以后,高祖孝文帝元宏、世宗宣武帝元恪、肃宗孝明帝元诩、敬宗孝庄帝元子攸也都葬在邙山。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也葬在邙山。

古代帝王将相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王建写的《北邙行》将生生死死的事写得凄凉又现实。“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置处。天涯悠悠葬日促,岗岅崎岖不停毂。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山头涧底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古语云:“生于苏杭,死葬北邙。”邙山一直是古代帝王将相理想的安息之地,也因此,形成了一个邙山古墓群。提起邙山,先讲一段热血沸腾的战事:

564年,北周宇文护率大军攻打北齐,北齐皇帝高湛派出段韶、斛律光、高长恭迎击敌军。在段韶的诱敌深入计策下,兰陵王高长恭率五百轻骑冲出敌军包围圈,到达金墉城,兰陵王摘下脸上的面具,金墉城开,共同抗击敌军,北周军队丢盔弃甲而逃,这就是著名的“邙山大捷”,为此,士兵为兰陵王作《兰陵王入阵曲》。

这一战,宇文护在北周的威信降低,很快,宇文邕设计杀死宇文护,真正掌权;这一战,埋下了“无忧天子”高纬想要除掉兰陵王的***,最终毒酒一杯,兰陵王身死。

古代帝王将相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了,言归正传。邙山是位于洛阳城北的黄土丘陵地带,属于秦岭崤山余脉中间的一段,横亘在黄河南岸,地势开阔,风景宜人,土壤紧密,是安置墓穴的理想之地。这里葬了很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客,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墓葬群。在已探知的皇帝陵墓中,有六代二十四帝埋葬在此处,其中:

  • 东周8座王墓;
  • 东汉5座帝陵: 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安帝刘祜的恭陵、顺帝刘保的宪陵、冲帝刘炳的怀陵、灵帝刘宏的文陵;
  • 曹魏1座帝陵: 魏文帝曹丕的首阳陵;
  • 西晋5座帝陵: 司马懿的高原陵、司马师的峻平陵、司马昭的崇阳陵、司马炎的峻阳陵、司马衷的太阳陵;
  • 北魏4座帝陵: 孝文帝的长陵、宣武帝的景陵、孝明帝的定陵、孝庄帝的静陵;
  • 五代后唐1座帝陵: 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徽陵。

除此之外,南朝后主陈叔宝和南唐后主李煜也葬在这里。

陈后主和李后主都是亡国之君,生活奢靡,文学造诣又都很高,但细究起来,两人的不同是很明显的。陈后主继位后也算是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他喜欢饮酒作乐,与妃为乐,不理政务。最终隋文帝攻打南陈,陈叔宝不敌,同张丽华和孔贵嫔躲到了井中,成了亡国之君。他是个没有心肝的人,至少面上从无亡国之思,继续饮酒作乐,还向隋文帝要官做,为隋文帝写赞歌,他创作的诗词都是艳丽的,他的代表作是《玉树后庭花》。

古代帝王将相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后主继位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南唐在他父亲李璟在位的时候已经是大厦将倾,被柴荣夺取了大片土地,所以李煜继位后一方面小心应付赵匡胤,能避则避,去除国号,暗地里又积极备战,最终李煜和赵匡胤不得不战,赵匡胤带两军同吴越国的一军联合攻打南唐,最终南唐灭亡,李煜做了亡国之君。从前喜欢写宫廷艳词的李煜转而愁绪万千,他思念故土山河,他悔恨山河破碎,整日以泪洗面。他的代表作是《虞美人》。

所以没有心肝的陈后主在隋朝又活了十六年,最终病死,葬在了邙山。而李后主却在北宋活了三年,就被宋太宗赐死,也葬在了邙山。倘若地下有知,邙山这些帝王将相一见面可有的玩了。不过,邙山的陵墓盗毁严重,先后至少有三个时间段的大规模陵墓被盗被毁现象:

  • 一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资金的一大来源就是盗墓所得;
  • 二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战乱不断,盗墓严重;
  • 三是近代,以西方国家为主,大批能人异士来到中国,盗取文物。

葬在洛阳的帝王:

东周的天子王陵25座

东周陆浑王陵5座

东汉陵区:

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

汉安帝刘祜的恭陵

汉顺帝刘保的宪陵

汉冲帝刘炳的怀陵

汉灵帝刘宏的文陵

汉明帝刘庄显节陵

谢邀。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帝都,北面的邙山因此也成了帝陵的集中之地。现已探明的帝陵24座,分别是东周8座,东汉5座,曹魏1座,西晋5座,北魏4座,五代后唐1座。其中最著名的陵墓两座,一是东汉光武帝的原陵,一是北魏孝文帝的长陵。

光武帝刘秀,于西汉末年,起兵反抗王莽***,后在河北发展壮大,被部下拥立为皇帝,创建东汉王朝。光武帝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使东汉的政治经济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姓拓跋氏,鲜卑族人。他崇尚汉族文化,立意改革,在做了北魏皇帝后,于公元493年,力排众议,将国都从山西平城迁到洛阳,并带头将姓氏改为汉族的单音字,讲汉语,着汉服装,并鼓励与汉族通婚,等等,实行全面汉化。对民族的融合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被传为千古佳话。

欢迎点评。

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邙山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先科普一下。

想必大家都知道有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不过,这是活的时候。在中国还有一个亡者天堂,就是洛阳的邙山。有一句话叫“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很多人的理想就是去世之后,能够葬到北邙。就是葬到洛阳的邙山,其中邙字就是亡人之乡。

那么为什么邙山会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首席地下CBD呢?

原因:一,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好。邙山是秦岭余脉,这里山势平缓,而且土又厚又密实,水不容易渗进去,是天然的最佳墓葬地。

二,不用说,风水很好。古代人下葬是讲风水。什么样的风水好呢?首先要寻龙,要有龙脉这个邙山就是有龙脉的,而且是中国的一条干龙脉。就在红圈圈的位置。这里不展开讲了。

有了原因再看看结果。

邙山陵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