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正文

背水一战历史人物

  1.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聪慧还是巧合,历史上算孤例吗?

韩信背水一战是聪慧还是巧合,历史上算孤例吗?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韩信高超军事能力的体现,是结合自身情况,战场形势,敌军特点做出的准确判断。

在作战前,韩信已经派人暗中了解赵国高层的一举一动。即使像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这样的事,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在整个战役部署中,韩信始终成竹在胸,对敌我双方形势有着极其精准的掌握。韩信带领的汉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宿营。

在晚上,他挑选两千人,每人拿一面红旗,抄小路隐蔽观察赵军。并与他们约定说,赵军看到我军逃跑,必定全营出动追逐我们,你们趁机冲入赵军营中,拔去赵军旗帜,插上我们旗帜。然后,韩信又派遣一万人先走,到井陉口背水列阵。

背水一战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亮后,韩信带领军队大张旗鼓经过井陉口,这时赵军迎击汉军。两军作战很久,韩信***装战败,带领军队逃到河边背水列阵的汉军军营。汇合河边部队,共同抵抗赵军。这时,汉军看到已经再没有退路,于是个个以一当十,拼死抵抗。而赵军不得不倾巢而出,全力进攻韩信。但这时韩信的伏兵显出作用,他们趁赵军倾巢出动的时候,趁机进入赵营,换上了汉军旗帜。

这时作战中的赵军见久久不能取胜,想要收兵回营,但自己营垒已经插满汉军旗帜。士兵们认为赵国的大将都已经被擒,于是再无作战之心,纷纷逃跑。韩信就在这时发动反攻,一战而胜,还杀死了赵军主将陈余,擒获赵王歇。

事后,韩信对此战进行分析,兵法说,困于死地而后生,处于亡地而后存。当时韩信所带的精锐部队,被刘邦抽调至荥阳前线,与项羽对峙,留给他的只是老弱病残和新招募士兵,如果不把他们放到死地,逼迫***各自作战,在赵军强大压力下,必然四散逃命。其实,韩信没说的,战前两千伏兵趁机夺取赵军营垒,更是给赵军心理上关键一击,打击了赵军的斗志,缓解了正面作战的压力,为韩信最终取得胜利

背水一战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韩信的背水一战绝非侥幸所致,他的原老板项羽在灭秦中破釜沉舟,与韩信背水一战有相通之处,但无疑韩信的措施要更全面。特别是之前的“拔旗易帜”,更是取胜的关键一环,与背水一战,环环相扣,把死地变成了活地。而之后,三国马谡想要***韩信背水一战的战例,却不考虑韩信之前的“拔旗易帜”,最终死地而无法后生。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刘邦彭城兵败后,韩信破楚军于京、索间,先后平定魏,代,赵,燕四国,东击齐,南灭楚于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被封为楚王。


韩信本来就在军事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作为,在楚汉相争之时,韩信的背水一战把他的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具体是这样的,楚汉相争之时,刘邦命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但是当时由于兵力缺乏,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韩信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

背水一战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于是,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其实啊,韩信为了取得这场战役得胜利,可花费了不少心血,韩信背水扎营的地方,并不是平地,而是绵蔓河前的一座小山峰,山峰前是狭长的山谷,赵军大部队根本无法展开,汉军死死守住狭窄的山谷口,背后的绵蔓河充分的保证了汉军的水源粮食供给,并且形成了天然屏障避免被赵军迂回攻击。

表面看似死地,实则固若金汤。这种诱敌深入的战略加上对地形的充分运用,成就了背水一战。并且,韩信对部队的驾驭力也是高超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换一般人还未求生,部队早就溃散了。韩信在如此大劣势下统御还是非精兵,不仅没溃败慌乱,居然能死战力战。


我们足以见其所谓“多多益善”的能力,但是也有很多人学着用韩信的“背水一战”,但是啊,由于能力不过关,结果都还是失败了。韩信的背水一战是由大量计谋组合而成的,这也是韩信用兵的特点,一环扣一环,等敌人明白过来时己身陷死地,由此可知,这都是靠韩信的聪慧才取得成功的,也能算是孤例,因为想要尝试韩信的背水一战的都没有人能像韩信一样成功。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一说到韩信,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背水一战”。确实,“背水一战”可以称得上是韩信最杰出的操作,里面包含着丰富精深的战术思想。但是奇怪的是,自从韩信用了“背水一战”之后,这么好的一种战术打法,后世基本上没怎么用过。而且就算有效仿的,也基本上是失败。

(背水一战)

比如马谡“守街亭”之战。马谡把军队摆放在高山之上,高山之上缺水源,正如韩信自己解释的“陷之死地而后生”,马谡确实把军队“陷之死地”了,但是他没有后生,他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让整个蜀汉的第一次“北伐行动”也跟着殉葬

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来到大渡河边。虽然不是他有意而为,却也已经处在“背水一战”的境地。但是石达开最终并没有成功,而是全军覆没了。

那么,为什么韩信的“背水一战”能够成功,后世就再也没有用过“背水一战”了呢?而即便勉强用了“背水一战”,最终也是失败呢?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背水一战”肯定是会失败的。为什么呢?虽然说“背水一战”可以因为被“置之死地”,让人在恐惧之余,把人身上的能量激发出来,发挥到极致。但是毕竟人数上居于弱势。打仗不是拍武功片,不可能一个人能够连续杀掉好几个人。一个人身上激发出来的能量可能增大,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力量不够,也不可能打赢。再说了,当人处在绝境中的时候,既可以激发他身上的求生欲望,也可能让他产生绝望。因为绝望,人身上就可能发软。人一发软,很可能就被敌人一刀给砍了。

韩信背水一战,即是聪慧又是巧合,还有无奈。

韩信的部队被刘邦带走,韩信被迫从市井招募新兵三万,驱市民而战,新兵训练不足,装备落后且不全,还要攻打赵国都城,而赵军号称二十万。

韩信兵分三路,五千伏兵待敌溃退时伏击,五千士兵待赵军主力出城后穿赵军服装诱开城门夺城。

韩信亲率两万大军与敌决战。战争伊始,韩信军逐渐不支,被迫后退,当退到河边时,无路可退,韩信紧急动员:退亦死,战或有生机!

这些市井之徒,在生死存亡之际,爆发了小宇宙,居然击退了赵军。

赵军且战且退,好不容易摆脱了韩信,半路又遇到伏击,丢盔卸甲无数。

赵军逃到都城,又遭到城上的一阵箭雨,抬头一看,原来旗帜己换。后面追兵己至,赵军再无斗志,只得四散奔逃。

韩信的背水一战,堪称经典,有运气的成份,是韩信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后人很难效仿。

背水一战违背了《孙子兵法》。但是,用兵之法,存乎一心。若把韩信换成孙武,恐怕也会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拔旗易帜”这两个成语,妇孺皆知。由此,韩信被无数人所膜拜,成为流传千古的军事家。千年之后,再来看“背水一战”,它应该不完全是韩信的聪慧,更多应该是历史上的巧合,韩信碰到了这次机遇,使它成了历史孤例,无法重复。

首先,一般认为韩信领的新兵三万,“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不行。其实我国古代的军事编制都是老兵带新兵,韩信军中也有上千的老兵充当着基层的干部,否则军令难以通畅。

“汉王入关时,将士多东归亡去”。可见招募新兵多是秦人,他们有征战各国的心理素质。韩信以三万对二十万,部队没有出现恐惧心理,大面积溃逃,就说明韩信带领的军队战斗力不差,而且很能打。

其次,秦暴政多年,刘邦入关中时的约法三章天下共知,所以民心倾向刘邦。

再看赵军,将士对赵王用陈馀为帅就有不满。谋士李左车对地势军情的分析,可以说是缜密入理,可陈馀就是不听,可谓失于理智。两军交战,陈馀不坐镇全盘指挥,却披挂整齐上阵厮杀,失去了权位。

再则,张耳在韩信军中受到礼遇,他与赵军将校自然有交往,会有私通接纳的事。不然“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的井陉之道,不利于骑兵冲杀的情况下两千汉军骑兵怎么能通过关隘呢?合理的解释只有,赵军营中有人接应,里应外合拔营易帜。说明赵军战前已是军心向背,成了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三,在战斗中,韩信先遣一万军背水列阵,直到陈馀大军全面扑来,才投入战斗。赵军从关前追击汉军,到背水阵时已经疲惫不堪了。山地又难以展开,后面大军无法前进,尸体成了阻挡前进的障碍。

而背水的汉军以逸待劳,突然杀出,使赵军大面积死伤混乱。并且此时赵军的大本营都换了汉军的旗帜,形成前后夹击的事态,这才有了赵军被彻底击溃的一幕。

陈馀虽有刚愎自用的一面,但多年带兵的敏锐还该有的。如果,后面只是汉军两千士兵冲击,显然不足为惧,赵军人马众多,完全可以后队转身一两万人对付汉军。用人海战术困死汉军。

可见,陈馀亲自出站,留守的赵军无人震慑,汉军骑兵一冲击,多数人是投了汉军,一起杀向陈馀的背后了。